第八章 调离吉林(1 / 2)

加入书签

然而,现代影视就有这样的无知瞎导,他把悍小国为保侵占掠夺国家不义之地、不义之产,不义之财,抗妖拒鬼,编成了晚清报国抗敌的民族大英雄!把金匪采金之王,编成了保境安民的传奇人物!可悲,可叹,匪妖不来硬掠,小鬼子不来硬夺,悍小国能反抗能去打吗?最后干不过人家、也玩不过人家守不住了,就立马树倒猢狲散全跑喽,巨额黄金之财也全都祸害没了

好官吴大澂有钱之后,为吉林局发展,办表正书院培养人才,书院第一批招满汉生童30多名住书院学习。表正书院的设立,对于在东北边陲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消化西方先进技术、掌握近代化的机器设备、开启民智,本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但非常遗憾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在好官吴大澂刚刚调离吉林局后的1885年,当时的吉林将军希元,竟为了节省每一年仅仅约2500两的办学经费(请注意:只是每一年的费用),就亲自裁撤了好官吴大澂在时开办已达两年的表正书院。由此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无论对于以后吉林局的发展,还是对于当时东北的近代化进程,都是非常难以估计的。当时吉林有此等将军统管,其后的大东北结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当时的好官吴大澂人钱已俱,购器进物他委任王德均为驻天津局办事总理(只是在天津局兼职),月薪50两负责机器设备和物料选购,以及委托天津局代造器械等协调事宜。

好官吴大澂谈到:“吉林并无海口可通轮船,购运机器物料皆须由营口起岸,陆路转运1120余里始达吉林省城,较之天津、上海、金陵各机局多费运脚,机器繁重,搬运尤为费力。”

当时雇用大车载重约2吨,超过此限或拆开分装而运,或由特制四**车承运。有时一批物资要雇用70辆大车,可谓浩浩荡荡。山路崎岖,高坡上下,霉雨之后,积潦满垫,覆辙之车,伤人及马,以数千百斤之重,载行千数百里之长途,仆伕惊怖,津吏骇闻,无比艰险,此转运之极难也。

吉林局占地29万平米,先后建成各类用房295间,大烟筒有5高者30多米,各机器设备275台,重汽轮机汽炉汽锤,车床刨床钻床螺纹车床通用机床,剪板机等大小设备88种,还有一些电气设备和车辆。有钳工铸工锻工工具及冲压剪切装药烘漆等军火设备及零部件;铁砧虎钳各类阀门及量具、枪子制造复装机器测试仪表,机床零部件等分四批进口,大部购自得国部分购自妹国影国。

内设机器正东西三厂、轧钢处、翻砂熟铁、拉火、锯木、电气等厂,有画图房,火药、转运局等。厂区筑约3米高土围墙,墙外有宽4.8米深2米护墙壕。有东南北三个大门,门上为城楼布有炮台,每座大门前都设有吊桥设岗守卫。南门为正门悬挂书“吉林机器局”五个大字的横匾。

吉林局的庞大建筑群远望似城堡,因而有“东局子古城”之称。好官吴大澂建吉林局开发边疆、督办防务业绩显著,得以连续擢升:1881年10月补授太仆寺卿;1883年3月补授太常寺卿,12月补授通政使司通政史;1884年11月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已不在吉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