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节 整合也是种力量(1 / 2)
书接前文,前文说到龙天羽为无法控制登州水营这一关键位置的主管而感到头疼。如果最后刘昆不能够倒台或是调走的话,那么要想获得辽东湾的控制权必然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刘昆知道是因为新的港口而导致他曾经有可能垮台的话,必然更加仇视海贸,到时,就算是港口建成,恐怕也难以招徕什么商家货船,没有安全上的保障谁又会来呢?所以总而言之,刘昆是座迈步过去的大山必然除之。
有些头痛的龙天羽眼下也有些坐蜡,如果事情开始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暗中除掉刘昆就好了,到了现如今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你要杀刘昆,眼下已经被皇帝同贵妃党知道了自己拥有除去刘昆的动机,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刘昆死了,不管死因如何,自己都脱不了嫌疑干系,如此一来,就算自己做的再是天衣无缝,那么只会在万历帝的心里面落下一层阴影,让帝王觉得自己是一位行事不择手段,喜欢剑走偏锋的人物,如此的话,恐怕万历帝会对自己产生各种想法,那对自己可没有什么好处。
想到这里,龙天羽手下无意识的掐弄着室内的盆景,慨然叹息,以万历帝的政治经验和阅历,他不可能看不到他平调刘昆有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可为什么还这么做?仔细想想,龙天羽的心里下了判断,必然是性格使然。从天性上讲,万历帝就不是一名拥有强势,坚毅性格的帝王,虽然他很想强势,也期望能够手中掌握强大的权利,想要成为能够乾纲独断的帝王,而不是逼不得已,去尊重文官集团所拥有的权利,但没有办法,自小成长的压抑环境使他做事情总是顾虑太多,不能够果敢刚毅。
带着满脑子的思绪,和烦恼,龙天羽去见了远在白云山的张懋修,这也是必然的,在他出京之后,京城并不需要张懋修再多做停留,京城的大部分事情都是阳谋,都是可以摊在阳光下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李洛去管理,这样不但能够向太后表示自己的诚意,同时又可以用后党强大的势力谋取很多利益;反而是辽东老巢一直没有一位能够主持的大局的人选,虽然母亲留下了完整的制度,但任何制度都是死的,更大程度上执行的还是人,在旅顺口建设在即的时候,老巢的建设和稳定,是关系到昌盛号成败的必然因素,所以让张懋修回去才是正路,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所以龙天羽必然要把张懋修调回辽东去。
就在见张懋修的时候,谈及登州水营的头疼事情,张懋修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帝党不能够有必然的把握去拿下登州水营,按照李如松的思路,联合郑承宪是一件彼此之间合作的试金石,那么为什么不尝试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发挥参与进海贸势力的所有威力,而不是通过依靠某一单一政治势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刘昆之所以让万历帝头痛,不能直接拿下,并不是因为刘昆本身代表了有什么强大的政治势力,而是恰恰显露出了万历帝所代表的帝党,并没有掌控朝堂的能力,既然如此,从单一政治势力方面无法解决刘昆,那么采用一加一加一的方式,整个海贸之中五大势力,一起发力自然刘昆的问题迎刃而解。而这五大势力,已经基本涵盖了北方势力数种最强的典型代表,后党、帝党、妃党、边军阀门、还有商人,那么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形成一种合力,未尝不是为今后各方势力的政治同盟的同声同气,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相信这件事情帝党、妃党、边军阀门,还有自己所代表的商人势力都不会反对合作,现在恐怕就是后党这里,太后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这是事情的关键所在。
不过按照张懋修的对太后的了解所进行的分析,这个女人是会同意的。虽然她在帝位之上支持了朱常洛,而不愿意郑贵妃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成为太子,但这一方面是因为李太后作为一名身份低微的女人,对另外一名同样身份卑微女子的同情,而另一方面就是出于维护朝纲、政局、皇族各方面势力稳定而产生的做法。虽有基于了前两者的原因,促使李太后做出了某种倾向,可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她并没有做出最后的选择,而只是流露出了暗示。很明显如果做出正式的选择,她可以在更加公开的场合,做出更加公开的行为,去支持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而不是如同眼下,在一次家宴里,用某种暗喻的方式,近乎儿戏的去承认朱常洛大统之位的合法身份,这样是非常不严肃的,也是不符合皇族惯例的,那么她在观察什么呢?她自然是在等郑贵妃的孩子出世,她要看看这孩子是男还是女,到底值不值得,又或是能不能够依托继承大明的万里江山,更会因为各方的势力在孩子是男子的情况下会展露出何种的决定,而做出自己最终的判断。在眼下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因为龙天羽的出现,导致整个局面变的更加复杂,帝党、妃党、外戚、边阀、还有商人几者之间会因为某一个诱因产生合流的可能性。因此既然海贸是必然的,成为了各方势力合流的诱因,皇帝、妃子、外戚都想海贸,都想从中赚取大量的利益,那么如果她在现在铁了心反对海贸,就必将走向这些人的对立面,进而发生新的政治风潮,这对于太后是不愿意如此选择的。李太后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她自然知道,一味的堵截反对是政治上的下乘手段,而更好的办法应该是能够与敌人,或是曾经的敌人共同携手合作,参与进去正确的引导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让它将对自己利益有所损害的可能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可能,这才是最有利的做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