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2 / 2)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升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脑膜脑炎或睾丸炎等并发症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 90%的病人在病程早期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故测定淀粉酶可与其他原因的腮腺肿大或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相鉴别。增高程度大致与腮腺肿胀程度平行(如并发胰腺炎者显著增高),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
3.血清脂肪酶 升高>1.5u/l(正常值为0.2~0.7u/l)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4.血清学检查 用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诊断指标。应用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可作为早期诊断手段。应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可大大提高可疑病人的诊断。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典型的起病过程及腮腺肿大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病例确诊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
【鉴别诊断】
1.颈部、耳前部淋巴结炎 淋巴结增大不以耳垂为中心,较局限,淋巴结炎表面红、肿、热、痛明显,质地硬,边界清楚,常为单侧,同时可发现相关组织的炎症如扁桃体炎、耳部疖肿。
2.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局部炎症表现明显,后期有波动感,挤压腮腺有脓从腮腺管口流出,同时血象高,病人全身中毒症状重。
3.其他病毒引起的腮腺炎 如单纯疱疹病毒、a组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均可引起腮腺肿大,但临床表现轻、消退快,鉴别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
4.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保太松、异丙肾上腺素)可引起腮腺肿大,表现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质地软,组织学检查为脂肪变性。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病人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1.对症、支持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酸性、过硬食物,补充足够液体,高热予降温处理。
2.并发症治疗 发生脑膜炎者使用脱水剂治疗;睾丸炎时睾丸可局部冷敷,丁字带托起,卧床休息,病情重者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用泼尼松,疗程3~5日。
3.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腮腺炎为风热壅阻引起,主要予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消肿处理,代表方剂为普济消毒饮。
【预后】
单纯的流行性腮腺炎预后良好,并发脑膜脑炎亦预后良好,很少有后遗症。尽管睾丸炎后可发生睾丸萎缩,但不育者少见。
【预防】
1.隔离传染源 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从发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集体托幼机构检疫三周,对可疑者立即暂时隔离。
2.保护易感者 主要为自动免疫,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使用时注意禁忌证)。丙种球蛋白和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效果仍可疑,不推荐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