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节 孤篇盖全唐(2 / 2)

加入书签

。。。

诗的第二层,借月阐理,兼有抒情,突出写了“月之问” 。它包含了三层意思: 1、自然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易逝;2、月的圆满与人的孤独无依;3、月之有情和人生的残酷无情。这一层里的抒情,还为第三层集中抒写相思起过渡作用。

后边20句是诗的第三层,集中写了相思之情,突出了“月之情”。这相思之情虚实相应,实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虚写妻子对游子的思念之情,起笔写景,落笔在情,畅想一个旋律,凝结一个主题。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白云”飘忽,象征了“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是地名,泛指离别之地,古诗文中“枫”、“浦”本就是离别伤情之所。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浦口,青绿的枫叶点缀其间,更增添了许多愁绪。“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哪家的思妇又是在哪座楼上想念着他呢?诗人由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同一种离愁别绪,从两方面落笔,颇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谁家”与“何处”是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千万万家的离愁别恨,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往复回环。这是一种诗意的痛苦,发自内心,缠绵悱恻, “不思量,自难忘”, “剪不断,理还乱”。

接下来“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从思妇方面来写。曹植的《七哀》诗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化用这几句的意思,对月光作了更细致的描写: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她的闺楼上徘徊着不肯离去,想必已照上她的梳妆台了。在这里,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之“徘徊”,既写出了月的自然属性,光影明灭,浮云游弋;又赋予月光人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月光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去;照在捣衣砧上,拂了却又来。她是那样的依人,却又那样的恼人,使思妇无法忘记在这同一轮明月之下的远方的亲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一轮明月同照两地,就和我想念你一样,你一定也在望着明月想念我。有明月像镜子似地悬在中间,我们互相望着,但彼此的呼唤是听不到的。我愿随着月光投入你的怀抱,但我们相距太远了。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尚且不能随月光飞度到你的身边;下有悠长的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泛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的跟前,我又如何能与你相见呢? “雁”和“鱼”在古代都和相思有关,古人把木片刻成鱼型,两片一合,中间夹书信,外边系红绸,鱼就是信封。成语有“鸿雁传书”,古诗中有“为我双鲤鱼”的句子。

接下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世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思妇一天天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便自然进入了梦境,这几句写她回想昨夜的梦境:闲潭落花,春过已半,可惜丈夫还不回来。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更斜向西边,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几乎是不可能了。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结合在一起写,是梦是醒,思妇自己也分辨不清了。

最后一段,天已快亮:“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沉沉,渐渐淹没在海雾之中,月光下的一切也渐渐隐去了,好像一幕戏完了以后合上幕布一样。这整夜的相思,这如梦的相思,怎样排遣呢?游子思妇,一在北方的“碣石”一在南方的“潇、湘”,地北天南,空间距离越远,心理距离就会越近,思念之情便又加深一层。想到这里,诗人早已是归心似箭了,诗的最后两句说:不知道今夜有几人趁着月华回家了!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全诗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暗含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只要读过这首诗的人,一提起它,心中都会浮现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景,脑中迅速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正如一幅浩瀚深邃、恬静淡雅的巨幅水墨画卷,给人以绝美的感受。

这区区一首诗,竟囊括了人生中无数最美好的良辰美景明媚的春光、浩荡的江河、茂盛的花林、皎洁的月光、朦胧的夜色、动人的相思、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有春潮、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有月生、月悬、月斜、月落,有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最终营造出的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静到动宁静幽远的氛围,用大气磅礴的手法描绘了春江月夜的大自然美景和人性情爱之美。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滔滔不绝的江流,香味扑鼻的花林,永恒明亮的月光, 万物梦幻般的银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黑白相辅、虚实相生,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凄凉,静谧孤绝的意境美。

中国古代的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主要通过营造意境来表达感情,因此不管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其解读过程中都涉及最多的心智和认知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诗人表达意境的过程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构建一幅图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的自然事物或身体感受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读者解读的过程则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对大脑中原有的意象进行激活的过程。因此单纯从传统的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来研究诗歌,尤其是写景诗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到写景诗的绘画艺术效果,就不难发现: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分析写景诗,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后来先灵派科学家能直接以脑电波声光电图像转化器解析转化各星系不同的语言,并以此为契机,发明了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信息加密传递工具在星际战役远程通信中使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景和情是很难分开的,写景中含情,抒情中又含有人对美的思索,对理想的思考,珍惜生命的美好。淡淡的相思之情中,在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感慨之中,包含着人们对亲情和爱情的追求,包含着人类对幸福的追求。

诗人写景,紧扣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以“月”为线索,在时间上,月升、高悬、西斜、落下,逐字吐出、逐字收束;在情感上,既写月的美景,更写月光引起的思乡之情。良辰美景,诗情画意,读起来很美,皎洁、静谧的夜景,明月高悬,由此引出哲理的思考,有对宇宙奥秘的探寻,有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在月光照耀下,一切意象都附有人的思乡之情、离愁别绪,很自然地引出了抒情,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包含着诗人对美景的感叹,对月长圆而人难圆的感怀。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缘于其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后人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诗文在格式上也有创新,其中运用了“顶针”、“叠字”等手法,因而有音乐之美; 诗句韵律婉转,对仗工整,加上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又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

此外,《春江花月夜》还有两点超越。

一、鸿篇巨制,一字统领。 张若虚之前,也出现过不少的长诗,如《诗经》、《楚辞》中有些诗,还有一些乐府诗也比较长,初唐时期,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也是长诗。但象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一字统领鸿篇巨制的情况实属罕见。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有神,事物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二、思想艺术,超越传统。《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诗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抒发对游子思妇的同情,结合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邈远意境,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将深邃美丽的世界隐藏在惝恍迷离的氛围之中,吸引读者去探寻美的真谛。

所以后人点评它:“孤篇盖全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