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三)(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三)

2018-04-15 作者: 养生祛百病编委会

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三)

营养过剩

除了遗传因素这个难以逆转的致病因素外,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中饮食因素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饮食不协调而引发的糖尿病。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当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量时,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引发肥胖。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肥胖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现在对于营养因素引起的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膳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糖类这三类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脂肪:膳食中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作用于骨骼肌,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当摄入高脂肪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浓度上升,同时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发生。

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中蛋白质含量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

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碳水化合物:当一次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时,血清葡萄糖浓度迅速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平衡。多余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或转化为脂肪储存。而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使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会对胰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精神因素

当人们精神紧张时,或出现激动、愤怒、恐惧、悲伤、焦虑、忧郁等情绪上的变化时,均可导致剧烈的心理冲突。由于剧烈的心理变化,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紧张和兴奋状态,机体为应付外来的刺激,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也就是应激状态发生时,脑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即葡萄糖。此时,提升血糖的五大激素即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分泌出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激素,在激素分泌达一定量时,肝中的糖原异生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提高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给大脑及时补充能量,使大脑高精准的支配每一根神经,应付突发事件。此时的胰岛素抵抗加大,胰岛素受体同时也受到很大的抑制。

为保证机体在应激状态时对能量需求的供给,机体还会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因迷走神经支配胰腺中的胰岛细胞,迷走神经被抑制,实际上也就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进一步上升。因此,长期处于不良的精神状态下,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诱发糖尿病,还会使隐性糖尿病外显,使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加重。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的感染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1864年,挪威医生发现一例腮腺炎病人发病后不久出现糖尿病,之后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糖尿病的报告相继出现。

一些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当感染上某些病毒后,可引起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而诱发糖尿病,如患风疹、流感、腮腺炎、脑炎以及巨细胞病毒等。病毒破坏胰岛细胞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袭胰岛细胞,大量破坏胰岛细胞,使之发生急性坏死,继而细胞溶解;二是病毒侵入胰岛细胞后,长期滞留,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三是病毒进入胰岛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发生变异,合成异常胰岛素,异常胰岛素不能完成正常糖分的分解,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患者被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分泌出许多抵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使血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主要是肝脏会输出较多的糖原来应付这些疾病给人体带来的消耗,却缺少与葡萄糖相抗衡的胰岛素,久而久之,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滥用药物

滥用药物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已经查明可影响血糖的几类药物有: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被称为糖皮质激素,这些是糖尿病患者慎用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常因伴发高血压而服用双氢克尿噻、硝苯地平(心痛定)、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就是钙离子拮抗剂)、呋塞米(速尿)、降压新(二氮嗪)等利尿降压药,这些药物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中枢神经抑制剂及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同样具有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升高血糖的作用。另外某些治疗咳嗽及感冒的药物中,有些成分可直接加大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水平。

口服避孕药:因为避孕药可改变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而这些激素水平又直接影响血糖水平。有些使用避孕药物的妇女,因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有些避孕药可以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稳定释放激素,从而使血糖水平长时期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样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另外,黄体酮、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1型糖尿病:其主要病因是胰岛细胞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当病毒等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这种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使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失调,直接造成了胰岛细胞的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引发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人体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为不同原因所致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敏感性下降,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

患了糖尿病怎么办

患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许多患者完全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人寿命和生活质量。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应采取正确的治疗

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定期检测血糖。作为综合治疗,以上各项措施缺一不可。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运动治疗辅助饮食治疗,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协助和参与体内代谢过程,力争达到正常人糖代谢水平;糖尿病教育和血糖检测是以上治疗能否正确实施的保障。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体重下降和体型重塑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肥胖本身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的可逆转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有效控制体重是治疗的第一步。通过调整并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总能量摄入量,合理分配各种营养素比例,增加运动,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强化体力活动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确定合适的运动量并长期坚持。通常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的危险。

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根据目前医疗水平,只能做到有效控制,而达不到根治目的。自己应该增强与糖尿病作长期斗争的决心,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各种营养元素对代谢的影响

能量

1.能量是生命的基础

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每天进行的运动、思考,还有身体的代谢、发育,都需要能量的参与。没有了能量,人体就会变成一部没有燃油的汽车、一架没有动力的风车,无法正常的进行运转。

人体需要的能量通常是由食物转化来的。吃下的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体内的能量代谢释放出来,以此满足身体的需要。但是,并不是食物中所含的所有营养物质都能够转化为能量供人体使用。只有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脂肪、蛋白质能够产生能量,因此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营养素称为“产能营养素”。

2.产能营养素是能量的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虽然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们同时也具有各自特殊的生理功能,长期的单一摄取会造成营养的不平衡。根据研究,通常碳水化合物向人体提供的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55%~65%较为合适,脂肪和蛋白质则分别占20%~30%和11%~14%。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之中。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植物性食物中的谷粮类和根茎类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大豆和坚果类如花生、核桃等,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膳食中能量的辅助来源。

3.过剩的能量是糖尿病的诱因

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由于饮食过量,血液中分泌的胰岛素大增,诱导反馈作用的发生,减少位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使得过量的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滞留于血液中,造成所谓的胰岛素抗阻(即在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下降,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及血中胰岛素过多现象。当体内出现胰岛素抗阻及血中胰岛素过多时,血糖升高,因而刺激胰腺产生更多的胰岛素,以促进血糖正常化。但当胰腺不堪长时间负荷而衰竭时,则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糖尿病。

蛋白质

1.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大到每个人的身体,小到每一个细胞,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对于生命而言,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除了是人体的能源物质外,还具有各种各样重要的作用。老化的细胞需要更新,破损的伤口需要愈合,体内的生理过程需要指挥蛋白质在生命的运行中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

2.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其中蛋白质数量丰富且质量优良的主要是动物性食物。畜肉、禽肉、鱼肉、奶类、蛋类和植物性食物中的豆类是日常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虽然谷粮类的蛋白质价值不如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但是由于中国人民每日摄取的谷粮数量较大,因此谷粮类食物也是膳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虽然动物性蛋白的质量好、利用率高,但是因为同时富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因此要注意控制,适量食用。为了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应当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把动物性蛋白、豆类蛋白、谷粮类蛋白合理地搭配起来食用。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节制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取,而且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互相补充,提高利用率。

3.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优质的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异常作用的增强,蛋白质消耗量也随之增加,所以需要适当地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来说,成人可以按照每天平均1.16g/(kg·bw)(bw代表的是体重bodyweight)的标准摄取。在食物的种类上,应该多选择大豆、兔肉、鱼肉、禽肉、瘦肉等蛋白质质量较高的食物,优质蛋白质至少要占33%脂肪。

1.脂肪是能量储存的形式

虽然现在一直提倡低脂饮食,但是这不能抹杀脂肪对生理代谢的重要作用。

脂肪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因为它是能量储存最主要的形式。脂肪分解之后还能提供作为合成其他脂类的脂肪酸,发挥特殊的生理功能。食用含有脂肪的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饥饿。

脂肪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能量的代谢,使其更有效地释放能量。充足的脂肪还可以保护体内蛋白质,包括食物蛋白质不被当作能源物质而消耗,从而使其有效地发挥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此外,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也需要脂肪的帮助。

2.动物脂肪和植物油是膳食中脂肪的主要来源

饮食中的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肉类和植物的种子。由于动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提倡多食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葵花籽油、橄榄油都是不错的选择。

3.脂肪用处多,也应合理食用高脂膳食容易诱发糖尿病,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骨骼肌中,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如果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的能力提高,摄取的葡萄糖就会相应减少。这样就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此外,高脂膳食必然导致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过量摄取,也容易引起肥胖,从而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出现。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要适当调整脂肪的供给量。可以按照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或按每天0.7~1.0g/(kg·bw)的标准供给。同时要限制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1.碳水化合物是快速供能的物质

碳水化合物,就是通常所说的糖类。三大产能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是供能最快的一种。进食之后,碳水化合物会被体内的酶类迅速分解,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约16.7kJ的能量。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的时候,人体首先选择它来提供能量,从而节约了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