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三)(2 / 2)
除了供能之外,碳水化合物也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许多生命活动。它可以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前者是某些抗体、酶和激素的组成部分,后者则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
2.膳食纤维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历来被认为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利用,因而毫无用处的物质。但是随着研究发现,膳食纤维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两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能够吸水膨胀,吸附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减弱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不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减少吸收,具有间接缓解餐后血糖升高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不是精制的纤维素产品,而是天然食物,如豆类、谷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膳食纤维因为它独特的营养作用,正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3.植物性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在日常膳食中,可供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和根茎类等植物性食物。水果的含糖量通常比较高,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4.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类的摄取
蔗糖、葡萄糖这类的小分子糖摄入后,会引起血糖的剧烈变化,这是在膳食中要限定的部分。在合理控制能量的基础上使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成人轻劳动强度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g~300g,相当于主食300g~400g。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类谷物,如青稞玉米、荞麦、燕麦等。
同时,还要在饮食中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膳食纤维可以治疗糖尿病,因为它有降低空腹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每天摄取40g膳食纤维,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整粒的豆、燕麦麸、玉米、大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都较丰富。
维生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的缺乏,因此,维生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主要是充足的维生素摄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神经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多并发症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多种器官的异常。因为微血管的病变和某些代谢产物的增多,使得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周围神经的感觉异常,而多摄取一些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PP,能够防止外周神经炎并发症的发生。
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来源很丰富。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酵母、坚果中,在动物内脏和瘦肉、蛋类中的含量也很丰富。维生素PP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全谷、豆类和动物的肝脏。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都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
2.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微血管循环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引起大血管和微小血管的病变。大血管的病变可以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等疾病,而微小血管的改变则会引起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它可以促进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维生素C对胶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也有帮助。所以,糖尿病患者多摄取些维生素C可以预防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
食物中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水果中枣、橘子、山楂、柠檬、猕猴桃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蔬菜中绿叶蔬菜、青椒、番茄、大白菜等含量较高。水果中虽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由于同时含有较多的糖类,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控制。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占人体体重的比例虽然很少,但是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1.钾、钠、镁可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消渴”,主要表现在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这“三多一少”的症状。由于多尿和多饮,使得体内的离子被大量排泄和稀释,很容易引起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钾、钠、镁是体液中主要的阳离子,它们可以调节体内的水分,起到稳定人体内环境、平衡电解质阴、阳离子的重要作用。这三种离子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其中钠主要来自于食盐、咸味的调味料和腌渍食物;钾主要来自于谷物、肉类和蔬菜、水果;镁则主要来自绿叶蔬菜、水果、坚果和谷物。
2.铬和锌可以影响胰岛素的作用
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成分。GTF是促进胰岛素作用的活性物质,能够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葡萄糖的利用,使其转变成脂肪,而且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降低血糖,因此含有铬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好食物。铬的良好食物来源是肉类及整粒的粮食、豆类和乳类。粮食经过精致加工之后,铬的含量会大大降低,因此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粗粮。
锌是胰岛在合成胰岛素的时候所需要的原料,每分子的胰岛素含有2个锌原子,并且估计胰岛素的活性即与锌有关。因此,含有锌的食物也对糖尿病患者促进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有帮助。一些贝壳类的海产品,如牡蛎等,就含有丰富的锌,而且吸收率较高。此外,豆类、谷类胚芽、燕麦、花生、全麦制品等食物中锌的含量也较丰富。
除铬和锌之外,镁和锂对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患上糖尿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状,也可以是**型症状。
90%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即2型糖尿病患者初起都具有隐匿性,约10%~3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可有一些先兆表现。如许多病人常有口干、口渴、口黏、口内有炽热感等症状;有的病人舌体上可见黄斑瘤样的小结节,或牙龈肿痛、出血,牙齿松动等现象。
糖尿病典型症状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之内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甚至10升之多。尿液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黏。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
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大脑中枢兴奋而口渴思饮。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每日失糖500克以上,血糖不能进入细胞,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但进食后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在2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现餐前的明显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下降较多,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糖尿病其他症状
四肢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能量,从而导致四肢乏力,体力下降的症状。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餐后低血糖: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去,会发生低血糖反应,表现为餐后3~5小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甚至昏迷。屡发餐后低血糖者,应警惕患糖尿病的可能。
极易感染:糖尿病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病毒得以乘虚而入,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治疗困难。
皮肤感觉异样: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伴有蚁走感、麻木感、针刺感、瘙痒感,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眼睛布满血管,对血糖变化最为敏感,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并发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性功能障碍:由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原因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淡、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黏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由于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断增大,引起了各国糖尿病专家和医生的高度关注。糖尿病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通过观察和研究,对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按照科学本身的客观性,在近十多年里作了三次修正。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了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血糖作为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降低了空腹血糖的指标,并提出了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概念。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空腹血糖在7.8mmol/L时,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2.8~13.9mmol/L之间,与原来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11.1mmol/L)不能吻合。修改后的血糖标准使空腹和餐后2小时得到了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异常(IGT)都是介于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
可排除糖尿病的标准
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mg/dl(7.8~11.1mmol/L)之间,为IGT;如空腹血糖110~126mg/dl(5.6~6.9mmol/L)为IFG调节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若餐后血糖<140mg/dl(7.8mmol/L)及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什么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且又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在5.6~6.9mmol/L之间)。
什么是葡萄糖耐量异常(IGT)
葡萄糖耐量异常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又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在7.8~11.1mmol/L之间)。
确诊为糖尿病的标准
具有典型症状
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和(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
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