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谁是渔?谁是鱼?(1 / 2)

加入书签

(圣诞快乐!虽然易楚是不信钉在十字架上那个神子的,但是,节日~~~~总是快乐了~~~祝各位在这个节日中尽情地享受愉快的情绪~~~)

——今上真的聪明吗?

霍光的话让内室之中的其他三人沉默无语了很久。

对那位长居建章宫的少年天子,不管是霍光还是张安世、杜延年等人,都觉得十分难以捉摸。

——说他不聪明,他能在燕王上奏劾霍光有不臣之意时,说出那么一番滴水不漏的话。

——说他聪明……他总是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让朝廷上下不安,却又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目的……

杜延年摇了摇头,将手上的手一板放回漆几上,轻声道:“他毕竟是天子,若是仿先帝例,持节调兵,长水校尉未必不从……”

“不可能!”不等霍光开口,张安世便斩钉截铁地否定了杜延年的说法。

“持节调兵非制也!本就是权宜之法。再者,征和二年之后,哪一部兵马敢不见诏书、不合兵符,仅凭汉节即受命?”张安世很肯定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的确如此。汉制,调兵需诏书兵符,若不是建元五年,先帝以节调兵,开了先例,仅凭汉节根本无法调一兵一卒。

——尤其是差点卷入那场兵事的长水校尉府,恐怕是投鼠忌器,断不会轻易从命。

——再说,即使是以节调兵,也需要诏书,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帝座之上的那位少年能给下调兵的诏书吗?

——按制,皇帝不佩玺,而且六玺中,唯有赐诸侯王书所用的“皇帝之玺”与策拜外国事所用的“天子之玺”以金银滕组,由侍中组负以从,其余行玺、信玺皆在符节台。

——如今,即使是“皇帝之玺”与“天子之玺”也是由霍光的亲信之人掌管,而不是天子所亲信的侍中掌管。

若非如此,张安世也不会说“仅凭汉节”。

杜延年深以为然,抚额点头:“我倒是忘了这个。”随即便不解地看向霍光:“既然如此,大将军为何还要如此急召臣等?”

——毕竟是新岁正旦,却被霍光的急召惊出一身冷汗,杜延年多少有几分不满。

张安世虽然没有说,神色间也未显露半分不满,但是,只看他没有反对,便知道,他对此也是深感不满的。

霍光皱眉:“我拿不定主意……”

看着霍光屈指轻扣漆几,张安世与杜延年不由有些惊讶,对视一眼后,张安世轻声询问:“大将军不想让上颁此诏?”

霍光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皱眉沉吟,似乎真的很为难。

张安世与杜延年只得将目光投向长史公孙遗。

在将杨敞任为大司农之后,公孙遗被霍光任为长史,至今也不过数月,在霍光的两个亲信面前,他多少有些心怯,见霍光不言语,他思忖了一会儿,轻声道:“冬至之后,燕王数次遣使给我送了厚礼……”

——这有什么值得说的?

杜延年不由在心中非议,十分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

张安世拍了一下好友的手,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对公孙遗言道:“君为大将军长史,燕王备厚礼是肯定的!”

——应该说朝廷重臣之中,恐怕没有人没收过以燕王名义馈赐的丰厚礼品。

公孙遗一直在大将军府任职,对此事并不陌生,因此,对张安世的话,他没有任何异议,而是道:“可是,昨日……不!是前日夜间,有人潜入我家。”

想到当时的情况,公孙遗不由满头冷汗——被吓的。

——无论谁被人从梦中惊醒,一睁眼便看见一个蒙面人站在自己床前……没有吓晕,都算胆大了!

杜延年不由挑眉:“怎么?是燕王使者?”

公孙遗抬手拭去额头的冷汗,连连点头:“正是!那人出示了燕王宫的名符,要求我做一件事。”

听着长史的描述,杜延年不由微笑,看了一眼仍旧神色不动的张安世与已经回神的霍光,他很认命地负担起提问的职责,让那位看起来便已经过于紧张的长史稍稍缓缓一口气:“那么……燕王要求什么?与此诏有关?让大将军同意……也不对,将军没有道理不同意这种事情……那么……”

边说边思忖,杜延年多少已经明白霍光为何为难了,不过,他没有看霍光,而是一拍手,对公孙遗道:“一定是要你暂不要向将军呈报此诏!”

公孙遗诧异地点头:“正是!”

张安世不由拧眉看向霍光:“大将军是在想燕王?”

霍光毫不避讳地点头:“被人窥探的感觉很可不是很好。”

杜延年不由失笑,让三人同时看向他,他连忙摆手:“只是觉得……颇有几分螳螂捕蚕,黄雀在后的意思……”

“还是内讧!”张安世冷着脸补了一句。

霍光不由也笑了:“燕王……也许想效太宗孝文皇帝的故事……”

——灭诸吕后,诸功臣以少帝非孝惠子之由欲行废立之事,几乎商议后,议立了母族势弱的代王,而当时,代王也是高帝尚在人世的诸子最年长一位,诸臣用的也是“立长”的名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