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逆袭战2:口碑与关注(1 / 2)
无论档期是冷是热,无论票房是高是低,无数专业的电影评论站,娱乐报刊,影评人都无法像观众一般将电影市场抛在脑后。没办法,他们就靠这个过活。
随着周末票房榜的统计结果出炉,无数电影人和媒体也开始了惯例的大盘点评工作。而在所有网站和报纸的版面上,《人鬼情未了》都成为占据版面最多的。
因为这整个星期里面,就是这部电影才具有最多的话题性了。而各大媒体的措辞也都是大同小异,先是循例对《申冤人》表达了一番惋惜或嘲笑,跟着赞扬和看好了一下《永远十五岁》的票房表现,最后才是纷纷对《人鬼情未了》抒发起了惊叹的情绪来。
在这些评论文章中,诸如“黑马”“惊艳”“奇迹”等夺人眼球的字眼不断的出现。几乎每一个会关注电影娱乐类新闻的观众和读者,都被这部《人鬼情未了》给再次吸引住了眼球。
除了对于票房表现的惊讶之外,这些评论也基本无一例外的将电影的成功归结到了电影本身的良好质量和口碑之上,同时,绝大部分的评论也都给这部电影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金山纪事报》评论道:“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而四位主演的表演都充满着真诚与灵性。”
《时代》评论道:“《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让每一个人为之感动,它使沉迷于血腥暴力和失常性乱之中的米国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或许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身边或自己正在进行着的某种爱情。”
《今日米国》报评论道:“这是一部多情而伤感的电影。”
《帝国》报的评论更为简单:“这是一个让你愿意相信的奇妙故事。”
而在这些评论中,又以《纽约克时报》的评论语气最为夸张。
“这是荷里活有史以来最黑马的一部华夏电影。”
的确,相比于以前曾在荷里活获得过成功的华夏电影,《人鬼情未了》既没有功夫和古装元素,也没有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反而是在所有人都觉得它后继无力之时,实现了一场让人惊艳的逆袭。
然而肖扬的心里,却是暗自大呼侥幸。
其实他很清楚,《人鬼情未了》的成功逆袭,并非如这些媒体所评论的那般,完全依赖于电影的质量和口碑。
如果肖扬没有搏一把的勇气,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没有拼命的营销,《人鬼情未了》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院线排片。
没有大规模的排片上映,没有那几次宣传在北美观众心里留下过比某些米国电影更深的印象,《人鬼情未了》根本就不可能被观众注意到。
哪怕是《申冤人》和《盒中怪》的口碑再差,观众的选择也不会变成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华夏电影,而是去支持起《永远十五岁》,《步过死亡之地》等片来。
当然,质量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原因。但是这种成功却也有着几分侥幸,如果不是《盒中怪》等片的口碑或娱乐性垮棚,即便做了这么多,《人鬼情未了》仍然有可能迎接惨淡下映的后果。
不过……每一部上映影片都拥有绝佳口碑的情况,又有多少呢。出现一两部口碑一般的电影……或许这种侥幸之中,本来也就有着几分必然吧。
无论如何,《人鬼情未了》已经撑过了最艰难的那个时期。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赞美之下,《人鬼情未了》的观众数量正持续的增加着。
周一,三百一十万美金,与《永远十五岁》的四百二十万差了一百万美金出头。
周二,三百三十万美金,《永远十五岁》的票房小幅度缩水,拿下三百九十多万。
周三,三百七十万美金,《永远十五岁》继续缩水,三百七十二万美金。
周四,四百万美金,毫无悬念的夺下冠军位置!
观众的热情开始高涨,对于影片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好评。也就在此时,终于有人翻起了旧账来,对米拉麦克第一波宣传《人鬼情未了》的方式进行了炮轰。
“该死,你们差点让我错过了一部很好的电影!”
这种声音代表了绝大多数观众心声。
此时才出现这种声音,却是与肖扬当初的估计有些不符了。因为初期的遇冷,所以这个声音迟滞到现在,但却对票房已经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了。
不过,米拉麦克当然不愿意背这个黑锅。被观众厌恶和讨厌的宣传方式,这种事儿对于一家发行公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按照最初肖扬玩笑般的那句交代,米拉麦克毫不迟疑的就将这件事儿给推到了魔影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