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资源危机(1 / 2)

加入书签

议定了处置秦桧的事情,户部尚书陈遘汇报了去年的财政收入支出的情况,开海通商给大宋带来的好处已经显现,以此相关的税收便有四百万两白银入账,合计五千万贯的收入,与两税和盐、酒、铁等专卖的税收相当,再加上杂七杂八的收入朝廷财政收入已与本朝最好的年景相差不大,国库已有剩余,今年形势更好有望继续增长,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好当了许多。

这都拜大宋有个算盘打得精的皇帝,去年仅军费一项就花掉了近一半收入,不过皇帝还算厚道,将缴获的财物三分之二拨入国库,三分之一进入内藏库,两下相抵朝廷没花多少钱。但是皇帝又布置了修路和兴修水利的任务,这两项也都是烧钱的活儿。陈遘算计了下,这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活儿,只要分解到几年完成,财政还能支撑,不用再跟皇帝借钱了。

“陈大人,如今燕京和大定两路已入我手,但是那边地广人稀,虽有千里沃野但无人耕种,而东南、江浙、川蜀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田价飞涨,可招募无田佃户和流民迁往两地以充边防!”听完了介绍,赵柽说道,他对具体的数字不知道,但心里有数,起码从自己各堂柜坊发行的交子账目上可以看出个大概,所以并不意外,怕朝廷钱花不完,便又给他们找了个道儿。

“陛下所说不错,但江南富庶,招募恐怕无人愿往,不若从人口密集之地州县整体迁移北方!”陈遘心下又是一哆嗦。招募前往那是有代价的,不但提供路费、还得无偿提供房屋、耕牛、农具。花销很大,而整体移民却不管贫富连锅端。能省下不少。

“强制移民虽花费较小,但是容易引起民乱,迁到北方也是人心不稳,常常逃离结果得不偿失,不要舍不得那些钱。北方只要人口增加,土地得到开发,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新的财赋之地,眼光要看得远一些!”赵柽知道管钱的没有几个不小气的,都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笑着说道,“不愿前往,是因为条件没有满足,去了人人能当上地主,我就不信没人愿意应募,要好好跟百姓解说会有人愿往的!”

“臣明白,即刻下令命江南各州县招募!”陈遘被皇帝戳破心事脸一红说道。

“陈大人,招募移民的事情你可以向陛下多多请教,当年河东、河中战乱不止。人口损失严重,陛下平定西北后,数年间便增加了数十万的人口,开垦了百万顷良田。如今丰饶可比江南!”许景衡扭头对陈遘说道,他可是当年的亲历者,对皇帝的手段佩服不已。

“臣也有所耳闻陛下经略西北之伟绩。还得请陛下不吝赐教!”陈遘这才想起皇帝也曾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十余年,没有点手段能在西北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数日间便能聚起十万大军吗,因此这话说的倒是出自真心…

众人说笑了几句后。兵部尚书张叔夜又对组建克虏军和忠勇军及扩编沙漠旅、猎骑旅、炮兵旅做了专题汇报。现在各部编制已经制定完毕,所需资金下拨,人员正在招募、选拔。武器的配发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一个难题,尤其火炮和弹药供应不上,因为大宋缺少铜。

赵柽听罢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陈遘想听听他的解释,因为他知道大宋金银产量很低,相反铜的产量却达到很高水平,他为此下诏要优先保证军器监用铜,逐步减少铸造铜币,以纸质的交子和银替代以供军需,怎么到头来还这么紧张,以致影响到了军队的扩建,这要是大战再起不都‘虾米’了。

“陛下,臣已经尽力了,我大宋各场监,每年产铜二万五千余斤,铸器用去一部分后,余者皆送往军器监,但缺口依然巨大,只能以回收的铸币重炼后供应军器监,但现在铜币兑换者寥寥,所以一时供应不上!”陈遘看皇帝眼神不善,急忙解释道。

“数百年来历朝历代铸币何止万亿,如何就无人兑换呢?”赵柽算了下二万五千宋斤,合计到现代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十五吨,都不如后世一个小作坊的产量,但铸造铜炮动辄数百斤,相较之下这点铜少的可怜了,可这产量在此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可中国的铸币史足以千年了,年增月积的铜钱,达几亿贯,加上前朝的铜钱,都可在市场上通行无阻,只这些回收上来,也可以用上一阵子了。

“陛下有所不知,铜币去向概括说来,一是官库和私人的贮藏,二是将铜钱镕铸铜器,三是流出我朝。”陈遘再奏道,“蕃国小邦不能铸钱,每得中国钱,必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往来蕃舶以高大深广之船,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而我朝舶商也广收铜钱,以致兑换者日稀。”

“嗯,原来如此!”赵柽点点头道,他是做买卖出身,而且黑道白道皆通,陈遘一提便明白了其中奥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