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四章:战事重燃(1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对北宋皇陵的抢掠和破坏,女真人并不是最过分的,做的最离谱、最过分的是身为汉人的伪齐皇帝刘豫。

刘豫为了把北宋皇陵中的财宝搜刮净尽,竟然派出了政府的正规军团去挖掘,还专门给了他们一个名称---“淘沙队”。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上位者以各种的理由去挖掘先人坟墓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伍子胥掘得楚平王陵,“鞭尸三百”,人称最毒的盗墓者;比如挖掘秦始皇陵的项羽,人称最牛的盗墓者;还有汉广川王刘去,“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是最变态的盗墓者;等等。

在这数不胜数的盗墓者群体当中,最为专业的、影响最大的当然就要数东汉末年的曹操,以及南宋初期的刘豫。

曹操当年为了筹集军费,在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专门研究、执行盗墓的命令。

与曹操不同,刘豫直接成立了一个“盗墓局”,其中设立各种等级的“淘沙官”,并划定相应的盗墓业务范围,创造了中国皇帝版盗墓吉尼斯纪录。

在这个规模的盗墓冲击下,北宋皇陵的后果不言而喻。

正因为如此,当主持扫墓仪式的兵部侍郎张焘从河南回来以后,深感难堪,不知道该如何去向高宗皇帝述职。

这种解释工作的难度太大了!

不说不说还得说。在张焘极尽所能,用了一大堆模凌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来报告后,高宗皇帝忍不住径直问道:

“皇陵到底怎样了?”

这个时候,张焘人急智生,突然冒出了一句:

“万世不可忘此贼!”

一万世都不能够忘记,不能够解决的仇恨。这意味着什么,皇帝你就不要逼我当众说出来了吧?这也太难听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高宗皇帝当时两眼发黑,头晕目眩。一下子失去了表达能力。只好先行回宫休息。

当然,这并不是高宗皇帝身体不好。也不是说他和老祖宗的情感有多深厚。问题在于,祖宗陵墓的被毁,竟然把他一直以来所高举的招牌给打碎了。

根据上一任宰相赵鼎的建议,高宗皇帝为议和高举着孝字号招牌:为什么要卑躬曲膝、忍辱负重?还不是为了朕的老母亲。你们的皇太后!

可是,这个说法如今不攻自破了。

一切为了高宗皇帝的老娘。这个难以质疑的籍口突然间变得搞笑起来。他的老娘难道比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高宗皇帝没法回答,宰相秦桧也没法很好的答案,高宗皇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借口身体不适,逃回后宫躲避众大臣的质问。

所以。高宗皇帝的那些两眼发黑,头晕目眩的表现,大概只是当众表演一下自己心情的沉重、和趁机回后宫快活快活,同时躲避大臣们的质问而已。

至于金熙宗所提出的几个新的条件。虽然是金国的明显刁难,虽然高宗皇帝大多不能接受,但是这一切,在宰相秦桧的口中,竟然全部都变成了金国的善意,表示他们依然喜欢和平,并不愿意轻易开启战争。

秦桧这么说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最起码,金国之前确实把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归德府等大片地方交还给南宋朝廷,而直到现在,这些地方还是在南宋派出的文官的管理之下。

按照秦桧的说法,只要金国没有派兵来收回这些城池,就意味着和议并没有失效,金宋两国还在和平的轨道上前行。

秦桧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旦金兵强行收回这些城池,那就不是有没有和平的问题,而是战斗进行中的问题了。

......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南宋朝廷突然来了一个叫张汇的客人。

这个张汇的身份是前朝钦宗皇帝的中书省官员,金兵南侵后,一直隐居北方。这次他夜渡黄河赶到临安,就是来给高宗皇帝带来两个消息。

第一、金国已经在加急备战,随时入侵南宋。

第二、经过多年的征战和几次的内讧,金**队的战斗力已经是急剧下降,远远不如往昔的勇悍,“王师先渡河,胜负之机,在于渡河之先后尔。”

按照张汇的说法,只要南宋的官兵能够抢先渡过黄河,甚至还可以趁机收复河北,进占燕云等州府。

一时间朝野振奋,尤其是军方,岳飞、韩世忠等鹰派人物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上书要求立即向北方挺进。

其中以韩世忠的态度最强烈,他再次重申,要把他的大军派到最前线去。

对于这样的一种局面,高宗皇帝和秦桧只好再一次高举起冷静的大旗。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什么事都没弄清楚呢,你们瞎闹什么?首先是消息来源,比如这个张汇,他可靠吗?

为了平息朝中越演越烈的反对声,高宗皇帝和秦桧开始出狠手了。

首先,给予韩世忠口头警告处分,把韩的上书定性为“世忠武人,不识大体。”责令他端正态度,认真反思,以免下次再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