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眼儿媚(1 / 2)
太阳东升西落,让我们伸出手指拨快时间,翌日下午,徐原听着杜艾的汇报,不时点头,偶尔提出意见,杜艾都一一记录。旁边梁伦像个好奇宝宝,在报馆里左右看看。
“好,那暂定就这样,你通知工人抓紧时间印刷,第一次就先来两百份。”徐原道。报纸的印刷也是以活字印刷,那边把文章给工匠,然后工匠把一个个活字排版好,就可以印刷了,排版的工作有些麻烦,不过徐原找得都是些熟练工匠,手脚十分麻利。
“徐大哥,那一份报纸定价多少?”梁伦道。
“我们暂定是四十文。”徐原道,他还边说边叮嘱刘良:“报纸的印刷一定要精美,跟工匠们都强调过了吧,一定不能弄污纸面。”他们所卖报纸与后世不同,后世报纸大多为新闻消费,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而知乎报走的是文人路,纸张的选取、印刷用的都是上上之材。况且这古代的识字率也不高,平民百姓就算能买得起也看不懂报纸,而能看得起报纸的文人也不会计较小小的钱财。
梁伦现在还有些激动,他可是差不多把他的零花钱都投进去了,若是亏光了他可就只能紧巴巴地过日子,至于向老姐要钱他是想都没想过。不过看着这个报馆,也有自己的一部分,里面的工匠们忙活着,杜艾审稿,刘良指挥着人把桌椅搬进来,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像齿轮一样构成了报馆这个整体,梁伦有一种焉有荣欣的感觉。徐原说的没错,这种成就感的确是很让人着迷。
第一期报纸的头版选用的自然是谢老先生的文章,其余的是梁伦去学府、书院里找那些老师要的,小王爷的面子还是有的。知乎报的销售渠道徐原已经找好了,一是众多茶馆都答应各先收十几份报纸试水,二是他找了些机灵的小乞丐当做报童为他售卖。因为会宁西游的风靡导致了城西的众多茶馆生意骤减,许多商人都纷纷从城西家里坐马车来到城东的茶馆听说书。没办法,谈生意的时候大家都能讲的话题你却一点都不知道岂不是十分吃亏,就像日后酒桌上大家侃大山讲讲什么希拉里调侃谁谁谁,你却一个都不认识,连嘴都插不进去,生意便很难谈下去了。有些事情从古至今虽然看上去不一样,但是其本质也是一样的。
这次徐原找城东的掌柜提起这件事,大家都买他一个面子,表示愿意试水,反正就算失败了损失也不大。而他找到城西的掌柜,道明了意思,这些人有的不知道徐原是西游的作者,耐着性子听完了表示不想尝试或者听都没听,偶尔知道找找熟人了解过徐原一出手害的他们生意暴跌,想要入手西游却不舍得价钱,只愿意出一点点钱便想换取经历市场检验的东西,拜托,这不是投资,这不是把别人当****嘛。唯独城西一家松鹤楼,也是卖茶水的,表示愿意入手,而且还是五十份。
这松鹤楼也算很有意思,只卖茶水糕点,因为在经天书院,差不多是只做文人生意。那些读书人也都爱来这里喝个茶,会个友,也有老先生时常来这的,顾而生意不错,也没有因为西游风波受到太多损失。掌柜姓陆,一个干瘦的小老头,讲起话来笑眯眯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