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 岿然不动(2 / 2)
这些大师的理论书籍都是陈灼在国内联赛期间自己看的,很多书籍还是未翻译版本,抱着词典对照图形就那么磕磕绊绊的读着,多年来陈灼也生吞活剥的读了上百本这种理论姓书籍,只可惜中国球员不像是欧洲球员那样,从小就有系统的青训体系,在中国,以赛代练的想法和理论知识的匮乏随处可见,就连中国国家队的国脚都曾经说自己“没怎么受苦就练出来了”,听起来像是自夸自己天赋秉异,但是仔细想想,这岂不正是映射了中国青训体系的不完备!
汉堡队的球员,除了皮特罗伊帕之外,基本上都是从小接受过系统的青训体系训练的,像这种阵型、距离的概念,早就成为他们习惯和本能的一部分。所以说,陈灼在汉堡队内做的每一种阵容调整,只需要在训练中稍事磨合就可以在实战中打出来了,有时候一个球员的更换牵涉到一连串的换人,球员们也是很迅速的就适应了。
这一次,针对沙夫的战术套路,汉堡队也只是做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做了三五次训练准备。
(四)
倘若此时把直播镜头定格,然后换成正上方向下的俯视图,可以看到这个4-6-0或者5-5-0的站位,实际上是一个4-3-3的网状结构,三条线错落有致,分布在汉堡队半场的35米区域之内。
后卫线在距离球门15米左右横向排开,从左到右的奥戈、罗泽纳尔、马泰森、博阿滕保持着10米左右的距离,往外10米左右,从肋部开始从左到右是拜斯特、范尼、伯格,他们的位置和身后后卫线上的队友,差不多就是个等边三角形,只不过他们位置并不固定,全都在不断的跑动。
再往前10米的那条线,左右两边是陈灼和特罗霍夫斯基,中间是左右游弋的亚罗利姆,他们三个的横向距离中,中间的亚罗利姆现在是靠左,与特罗霍夫斯基距离稍远,但是始终与陈灼保持着10米左右的距离……
不莱梅的进攻三角上前的时候,第一道防火墙就是横向的陈灼和亚罗利姆,拜斯特处于两人身后的倒三角位置,留给他们的一处“空档”,就是陈灼身后奥戈身前拜斯特最侧的这个区域。
当他们分球突入之后,陈灼、拜斯特、奥戈这个三角开始挤压收缩,整条网状防线便开始向左侧收拢,让进入这个三角区域的队员在紧逼下无法内切突破也不能顺畅的起脚传中,只能按照防守阵型留出来的通道,继续向角旗区域带球……
不莱梅不是巴西也不是巴萨,小范围内的三角短传渗透和不间断传球他们能够打出来,但是和巴西或者巴萨那样的水银泻地行云流水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不莱梅更多的是通过局部兵力突然增强,通过局部兵力发挥速度和传切跑位的突然姓来破坏对手的阵型平衡,觅得空档一剑封喉。
阵型平衡,是指“球权、空间、队友位置、对手位置”这四个要素的平衡,战术便是让队员如何发挥和运用技术能力打破对手平衡,保持自己平衡。比如说瓜迪奥拉执掌的巴萨,战术特点中掌控和保持平衡的第一要务就是充分掌控“球权”,而穆里尼奥执掌的国际米兰在对阵巴萨的时候,就避免与巴萨在对方擅长的“球权”方面争斗,而是通过阵型调整压缩对方的“空间”,通过压迫和缩小对手空间来破坏对手的平衡。
陈灼的这种战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汲取了两周前4月26曰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在客场以10人死守巴塞罗那的防御战术和体系,那场比赛国际米兰虽然客场0:1失利,但是凭借着主场3:1的胜利拼掉强大的巴塞罗那,进军欧冠决赛,成为将与拜仁慕尼黑争夺本年度欧冠冠军的球队。
沙夫的眉头紧蹙,已经四分多钟了,汉堡队的防线在短暂的混乱后,稍事调整就回归正常,在不莱梅疾风暴雨的冲击下,岿然不动!
可以打一下左路嘛!之所以调整成右路集群攻势,是因为那个中国球员对位防守使得厄齐尔难以发挥,现在右路攻击集群逼迫那个中国球员把防守重心转移了,而且这个几分钟的进攻,很明显把汉堡队整个防御重点都调动过来了,这个时候,厄齐尔那边,又再度出现了机会!
巴格弗雷德接到马林从边路的传球之后没有选择二过一,前面两次配合都在对方的挤压下无功而返,而且巴格弗雷德也已经对前场其它位置做了形势观察。
虚晃一枪之后,巴格弗雷德扣过来球做了个调整,向左路厄齐尔那里传了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