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南山下和寒山上(1 / 2)

加入书签

湛王妃不动声色垂下眼,戏谑道:“你们这帮鬼精灵,消息都如此灵通。”

余十小姐一对细长眼笑成两弯柳叶,“都是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悄悄传开了。”

湛王妃捧起茶碗啜了一口。太后的喜好人尽皆知不稀奇,不过,对于近些年备受推崇的丹青妙手,太后并不十分中意。

她记得太后五十大寿时,自己送了一幅吴怀仁大家的《秋月夜照》。那幅作品也称得上当世画坛难得的精妙之作,一轮圆月用简笔勾画,月下的世界静谧而高洁。结果太后只敷衍似地夸她有心,而后让秋姑姑收起画,脸上并无喜色。

寿宴完了她悄悄向秋姑姑打听,原来太后最喜欢的是不念大师的丹青。此后她便四处搜罗,也未曾找见大师真迹,赝品却寻了不少。

其实,找不到才是理所应当。

不念大师俗名罗休染,出生于汝州一商贾之家,天资聪颖,自幼便喜读书,少年时以书画得了“汝州第一才子”之名。然而那时候有名望也只是读书的名气;后来却成了一国大国师、皇上的左膀右臂,其举足之轻重让文武百官望尘莫及。他的墨宝自然要被小心收藏,除非饿到食不果腹的境地,不然藏都藏不及,谁舍得拿出去售卖。

罗休染年轻时爱四处游历,在梧州也曾居住过数月。他多数画作仅供抒发胸臆或者自娱,馈赠出去的很少;至他而立之年出家为僧,流传开的丹青作品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两幅风景画,《南山下》和《寒山上》。

《南山下》是罗休染在梧州游历的证明,而《寒山上》则是其初次踏入寒山寺留下的墨宝。正是那一次寒山寺之行,让当时名满大丰的才子洞见真如,从此入了佛门。

这两幅画而今皆是踪影难觅。

湛王妃想到梧州乃文城,说不定这些小姐们对罗休染的画作有所听闻。“你们如今学画都是临摹哪位大家?”

“吴怀仁画师。”

湛王妃点点头,“吴大家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只是易学难工。”

“婶婶说的是,家中的夫子也是如此说。”

众人沉默的间隙,余婉莹嘴里袅袅飘出一句:“我临摹的是冯家那位女师,庵堂里挂着一幅她的亲笔画。”

湛王妃饶富兴味地看向她,“可是太后之师冯馥?”

余婉莹颔首道:“正是。这位女先生是在南山仙去的,听说她甚为喜爱不念大师那幅南山图,故专门临摹了一幅。那画卷里疏林薄雾,小桥流水,一看就知是咱们梧州的山野风光。小女每瞻仰那画便想,若有日能得见《南山上》之真迹,死亦无憾了。”

湛王妃福至心灵,既然冯馥老先生能临摹南山图,那必是见过真迹的。莫非那幅画在冯家?

不过她面上并未露出什么痕迹,而是开始打听余婉莹的近况。

“来,坐过来些。你在那冷冷清清的南山上住了两三年了,打算什么时候回家,总不能在上头住一辈子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