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牙婆武妈妈(1 / 2)
张明岘的身份除了是洛阳张府大老爷的长子外,另一个身份即是船上的中年大汉说过的什么南国三大暗卫之一的玉面毒郎君。
暗卫,根据霍青玉上辈子看古装剧的理解,暗卫是一种晦涩的身份,隶属豪门贵族或是皇上皇子手中秘密的力量,黑暗的力量。
这种人惹不得沾不得!
田家村不能去,宁三娘那更是去不得,霍青玉考虑再三,唯有原地不动。
住客栈并不是长久之计,霍青玉打算暂时在樊城县内安居。
樊城县乃属上县,与襄阳城隔江相望,十里风光,外览山水之秀。交通便捷,水陆通运,游人雅士商贾常汇聚之地,自是繁花似锦。
霍青玉在樊城县转悠了三天,方了解,她一个异乡客要想在当地租房买房或是买丫鬟或是找工作等等都得与牙行所的人打交道。银钱使得妥当,找一个口碑好的牙侩从中穿针引线,她就地办个女户户籍也不是难事。
她再三打听,打听出几个口碑好的女性人牙子,简称牙婆,其中一个牙婆,姓武人称武妈妈。这个武妈妈在牙行是出了名的人物,她十七岁守寡,十八岁改嫁,二十岁又守寡后,独立抚养儿子绝了再嫁人的心,进入牙行,做起了牙婆。至今为止她已五十五岁,牙婆这一行,她整整做了三十五年,是牙行的老人。
武妈妈的信誉好,服务费用方面也比一般的牙婆贵了一个档次。
霍青玉依稀记得宁三娘曾经说过,她十六岁下嫁到洛阳京都一百二十里外的上县巩县城,二十四岁被前夫休弃赶出巩县城,无颜回娘家,心灰意冷辗转来到樊城县,遇到个好心的人牙子,武大姐。由武大姐做中介人,来回奔走,她才得以在樊城县买了一舟小船办了个渔民的户籍,在襄阳城水码头做起了摆渡人赖以糊口为生,一年后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黄...难道这个武妈妈和宁三娘十四年前遇到的武大姐是同一人?!
概率很高啊,八,九不离十!
霍青玉花了十个铜板请小客栈的小二哥去西街牙行送一张约见的帖子给武妈妈,半个时辰后,小二哥回客栈,答,帖子送到武妈妈手里。
翌日早上九点多钟,霍青玉梳着已婚妇女发式,穿着一身深青色的素裙素衣,拎着个褐色的小包袱,去了西大街一座名叫来福的茶楼,开了间包房,叫了一壶菊花茶等着武妈妈的到来。
她帖子约见的时间写着是;巳时三刻来福茶楼见。
这个古式的南朝,拜百多年前的太高祖刘禅所赐,不拘门第,广揽英才,重农业兴商业,建水利工程,薄赋徭,社会发展稳定,经济繁荣。女子地位不算低,但也高不到哪去,但比起史书上所记载的任何一个朝代或是对立的北朝国来言却是好了太多,女子行走于南朝的国土上,多了份自在少了份约束。
在这南朝,平民未婚女子年轻媳妇子为养家糊口抛头露面在街上挑担贩卖小商品走街串巷,处处可见。
水码头上,大小姑娘老少媳妇子摇橹摆渡接客载货的也屡见不鲜。
每次从书中或是南朝百姓的吹嘘下歌颂这位“刘禅”前辈风生水起的“光辉”事迹,霍青玉除了羡慕感慨外,另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愤恨;你爹地;除了灯泡炸弹炮手枪电力没搞出来,玻璃肥皂蒸馏法酿高度酒活字印刷等等,李白杜浦老毛的诗词都被你剽窃个干净,你让老娘我怎么滴混?
霍青玉放下手里的印花玻璃杯,捏起透明玻璃制成的轻薄茶壶,又给自己倒了半杯菊花茶。
刚斟完茶,门外传来几下敲门声,接着传来来福茶楼小二哥的声音,“田娘子,武妈妈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