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2)

加入书签

顾连城点了点头,将在朝中的事情简单地告诉了清姿:“今日,有奏报,大齐与北周边境有流寇作乱,宣王请旨出兵去攻打流寇,景王出来反对,请旨派陈凯前去,不过,父亲却支持宣王出兵,皇上便同意了。”

“淮南王那里是你...这样不怕将他拖下水吗?”清姿有丝疑虑。

“不是我,下朝之后我问了父亲,他是察觉近日景王一党有大的动作,以防景王派陈凯出京联系外面的反兵,怕到时威胁京城局势,所以才会出来赞同宣王出兵。”顾连城将前因后果道了出来,消除了清姿心里的疑惑。

“景王那头我一直派人监视,这些日子确实有些动作,但眼下,我们要对付的是宣王,他这次带兵出京,只怕是想与城内的晋西王还有王太尉里应外合。”清姿沉凝了一会儿,才分析道。

“我与父亲说过了,想必他心里有数,很快就会安排下去。”顾连城安抚了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不必担忧。

清姿笑道:“淮南王倒真是一个忠心护主的,难怪皇帝如此信任他。”

顾连城却是冷笑:“信任?未必...他素来多疑,只不过是清楚现在的局势只有谁能依靠,再则,父亲做人素来低调内敛,对我们几个也要求极为严格,便是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你可知泓妃为何入宫这么多年来却不曾生育?”

清姿一脸诧异,若不是顾连城提及,她都差点快要忘记那日在俪淑妃宫里出现为自己说话泓妃。

“听母亲说,她在进宫前已有喜欢的人,有一日皇帝去了家里,看到了坐在亭子里哼歌的姑姑,第二日圣旨便下来了,姑姑被册封为才人,父亲原本就不愿姑姑进宫,看到圣旨一家人都乱了,姑姑拿着圣旨更是哭了一天一夜,父亲心里不忍,要姑姑与那人私奔,可姑姑为了顾家,最后还是选择了进宫,第一次侍寝,皇上便赐了姑姑去子汤,口里虽是说姑姑还年轻,不急着要孩子,但姑姑心里清楚,皇帝是怕顾家到时候生出逆反之心,姑姑索性请了一碗红花汤,当着皇上的面喝了下去。”顾连城说这些话时,神情冰冷,一点也不似方才的温和。

清姿听了,心里感到一阵悲凉,每个家族荣耀的背后总有那么多人为之付出牺牲。

想当初洛家,若是有人在宫里,兴许也不会落得那样的凄惨结局。

包括现在的沈家,俪淑妃那个早幺的儿子,怕真正授意的才是皇帝本人吧?否则,仅凭着谋害皇嗣之罪便早已人头落地,又怎会像现在这般安逸地躲在景王府里?

再想那些流言,俪淑妃怕是恨错了人。

自陈氏死后,整个丞相府便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局面,沈建安当初新纳的两个姨娘,六姨娘与七姨娘为了争夺管家的权力,是斗得不可开交。

罗氏虽没死,可一直瘫痪在床,不能动不能说,日日如同活死人一般。

沈建安比起以前是越发地忙碌了,清姿虽是小姐,却偏居南苑,又有狠毒的名声,两位姨娘不管闹得多么厉害,都不敢过来惊扰了她。

至于沈玉泽,自沈悠妍大婚之后,整个人便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沈建安也曾派人去寻过,却是一无所获,料着他怕是性子上来了,索性也任着由着。

至于沈玉祺自陈氏死后,被灵巧儿逮回来便一直住在了流盈轩里。

也许是陈氏死了,沈玉祺比起以前沉稳了许多,也不轻易地将情绪表露出来。

但清姿知道,他心里的恨仍然强烈,因为那个亲手杀死秦氏的凶手还活着。

十日之后,边关传来捷报,宣王缴灭流寇,并砍下首级,不日便可回京复命。

皇帝龙心大悦,在雍和殿设宴。

众大臣携家眷一齐参加。

德妃王雪晗也被册封为贵妃。

这样的荣宠令所有人都惊叹羡慕。

清姿与顾倾城坐在一起,看着众人上前向王贵妃道喜恭贺,不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清姿姐姐,我们要不要也去向王贵妃道贺?”顾倾城拿不定主意,不由看向清姿问道。

“自然是要去的。”清姿理所当然地点头,说罢便起身朝王贵妃走去。

“臣女恭喜贵妃娘娘,贺喜贵妃娘娘。”清姿一脸笑意地看向王贵妃,福身行礼道贺。王贵妃被众女眷围在中间,听到清姿的声音,抬起头来,神情有些诧异道:“这不是沈家的八丫头么?你也进宫了啊!”

清姿点了点头,笑意吟吟道:“宣王殿下神勇,臣女自然是要来道贺。”

王贵妃却是蔑视地看了她一眼,神色傲慢道:“你可要小心着点,现在可不像白日里,若是吓着了身份贵重的夫人小姐们,可是罪过。”

清姿眨了眨眼,一脸无辜不解道:“娘娘做何把臣女说得像夜叉一样可怕?明珠郡主可是一点也不怕呢”

王贵妃本意想要羞辱于她,却不想她竟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一幅纯善的模样反问,倒显得她不宽忍容人。

旁边顾倾城也是神情茫然道:“清姿姐姐哪里可怕了?若是可怕,我那眼光挑剔的大哥也不会独独只要娶清姿姐姐你一人为妻啊。这可是要羡慕嫉妒死好多京中的小姐们呢。”

这话说得实在,旁边那些看笑话的夫人小姐们闻言,纷纷变色,眼底果然是羡慕嫉妒恨全都赤果果地透露出来。

晋西王自进宫后,神色便一直没有舒展开过。

他一直留意着外面的天色和殿中的更漏。

眼看着时辰越来越近,心里也越发地紧张,同时也透着一股焦灼与不安。

端文帝在内侍的挽扶下与皇后同时落坐,看着下面的群臣,欣慰地点了点头:“好,好,朕今日甚是欣慰,诸位爱卿,同举杯与朕共饮,愿我大齐国运昌隆。”

“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的呼声响震大殿,端文帝却是龙颜大悦,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众臣方才坐下,突然,外头一阵巨响,震得所有人纷纷起身抬首张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