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寄生召唤(1 / 2)

加入书签

「寄生召唤」是一种专为精神力强大却魔力不足的特殊人才而创设的古代秘术,艾尔曾经在自家的大公爵城堡书库里,研究过相关的珍本秘籍。

就像「流动魔法阵」一样,这种已经失传的秘术,遗留下来术式丶理论并不完整。即使能够得到相关的珍本秘籍,还能看懂那些跟现代不相同的古代文字,其实到最後还是无法学会那些秘术的,那些秘术是真的「失传」的了。

可是艾尔却总是对这一些失传的秘术很感兴趣,想要让这些秘术重现。而且艾尔并不是没有把握地胡乱尝试的,毕竟那些秘术也是由智慧种族创立明的,艾尔同样身为智慧种族,而且对各方面的知识也足够丰富,再加上当时身为大公爵之子的艾尔,完全可以挥霍各种珍贵材料来进行实验,又有充足的设备,作为一名研究员,艾尔完全合格有馀。

所以,艾尔通过那些珍本秘籍得到概念後,就会沿着那思路研究下去。缺失的给它修补丶错误的给它修正,到最後,这种名为「寄生召唤」的秘术,就像「流动魔法阵」那样,藉艾尔之手在现代重现。

不过那些秘术之所以会失传,自然有各自的原因。「流动魔法阵」是因为使用难度过高,「寄生召唤」则是适用对象的要求太奇怪。精神力奇高丶魔力却奇低的人,甚至比精神力和魔力也奇高的人更为罕见。

就像一个人明明可以控制身体精确地完全细致而复杂的舞步,但是在同时那个人却连跳跃的力气也没有。这已经出天赋的问题,因为魔力低到这种程度,其实佷难有效地锻炼精神力的。

伊丝洛露的奇特,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巧合。

先,她真的先天上具备精神力比魔力高的天赋条件。其次,她并没有努力锻炼让魔力跟精神力同步提升。然後,她在禁魔结界中努力苦修淬练精神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长期处於禁魔结界中,其实伊丝洛露的魔力一直被压制着。刚刚从禁魔结界中出来,伊丝洛露的魔力根本还没完全回复。当然,其实这一点只要过几天就会恢复,但是恰巧艾尔和伊丝洛露也忽略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其实伊丝洛露会适合这种秘术,某程度上可说是一种误会……

不过当时艾尔和伊丝洛露也不知道,在艾尔详细讲解了一下「寄生召唤」的细节後,连艾尔本身也觉得颇为恶心的召唤方式,伊丝洛露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艾尔甚至觉得,伊丝洛露不但完全不介意,反而对这种召唤方式充满期待。

於是那两条大约两指粗丶像手臂般长的弧光蛇,就被放置在伊丝洛露重新绘制的魔法阵上。

「寄生召唤」虽然对使役的强度有一定要求,不过基本上仍然属於以量取胜的召唤术范畴。弧光蛇属於一种不算强也不算弱的魔兽,单独一条的话就连普通冒险者也不怕,联群结队的时候却能带给强战队麻烦,正好符合「寄生召唤」的要求。

完成魔法阵,伊丝洛露开始按照艾尔教导的方式,在自己纤细的手掌心处,小心翼翼的刺出一个伤口。

「哎唷!」掌心的疼痛让伊丝洛露痛呼出来,眉头也微微皱起。从小就被巴鲁城主保护在温室中,娇弱的伊丝洛露连擦伤破皮也没有怎麽经历过,刺破掌心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种「剧痛」了。

可是看似柔弱的伊丝洛露,决心倒是出乎意料的坚定。皱起的眉心还没缓下来,她就在第二声「哎唷!」中接连刺破另一边掌心。

然後伊丝洛露再在那两条弧光蛇的额头部位,同样小心地刺出一个小小的血洞。在庞大的精神力底下,伊丝洛露做起这种精细操作来,可说是得心应手,一丝失误也没有。

接下来,伊丝洛露把自己的鲜血和两条弧光蛇的鲜血各自混和,在两条弧光蛇的额头上,以那小血洞为中心,各自绘出一个跟地上魔法阵相似的细小魔法阵。

鲜血本身就带有一丝灵魂的能量,混合的鲜血就是带有伊丝洛露和弧光蛇两者灵魂能量的材料。以混合鲜血绘制的魔法阵,立即就和伊丝洛露以及弧光蛇也生共鸣,然後再进一步把人蛇之间的共鸣同步起来。

伊丝洛露可以感觉到,弧光蛇那相对弱小的灵魂,竟然透过魔法阵,开始向自己的灵魂靠拢!

外观上,弧光蛇额头中的伤口止血消失,但是以那红点为中心的鲜红魔法阵,却像是刺青一般烙印在了它的额头上。伊丝洛露掌心处的伤口更奇异,同样止血却没有消失,反而更在扩大,像是她的掌心上本来就有一个这样的洞口的似。

整条弧光蛇在魔法的引导下,缓缓飘起,然後竟然开始钻进伊丝洛露的掌心中!

伊丝洛露掌心的洞口,刚好张开到两指粗细,明显是配合弧光蛇的身型的。就这样,在卡嘉娜略显嫌恶的目光中,两条弧光蛇先後没入伊丝洛露的掌中。

蛇身完全没入後,伊丝洛露掌上的洞口也闭合起来。只有毛孔般大小的洞口,在纤细的手掌上,不细心看还看不出来,而被两条蛇钻入的身体,也看不出有任何变化。

不过伊丝洛露紧闭的眼睛还没张开。

艾尔知道,伊丝洛露正在操作着更精细的融合过程。

没错,是融合。

虽然称为「寄生召唤」,但是这种寄生并不是像寄生虫那样完整地活在寄主身上。「寄生召唤」,其实是一种同化,受术者的灵魂会被施术者吞噬,而身体,则是像暗系「影行术」和地系「魔偶同化」那样,在魔法作用之下,就连血肉也会融合进施术者体内!

这种「寄生」的方式,正是艾尔感到有点恶心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