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见王显(2 / 2)
“所谓十八路反王也不是绝对的这个数量。这边现在也就是凑了十八路,除此之外,我记得应该还有其他割据反王等等。”王显听到鲍鸿的询问,本身也是有所准备,当即开口就来。
“像是著名的绿林义军他们就不在我们十八路反王联军之中。他们在绿林山平林寨呼啸聚义,和我们并不是一路的。”王显想了想,举了个最著名的例子来说明。
两汉交替,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在三个地区爆﹕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有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在今河北一带则有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大一支称为铜马军。
赤眉军樊崇就在十八路反王之中,自然不用多说。而绿林军就是另一方联盟,或许也是说书人知道他们两大阵营相互之间没有联合,从而做出的安排。
新莽天凤年间,荆州一带的饥荒尤为严重,老百姓为了活命,纷纷来到野泽中挖野荸荠充饥。可是,人多野荸荠少,为了争食,引起了纠纷。新市人王匡、王风,出面调解,深受饥民的拥护。这批走投无路的穷苦农民推举王匡、王凤做领,拉旗起义了。
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地主、豪强也趁机起兵。南阳西汉宗室刘缤、刘秀兄弟俩策动族人、宾客七、八干人起兵于舂陵。他们和绿林三路人马汇合,连败王莽数员大将的进攻,队伍迅展。到十余万人。
绿林军在清阳立刘玄做了皇帝,恢复汉朝,改年号“更始“。王匡、王凤做了上公,刘演为大司马,刘秀为太常偏将军。从那时候起,绿林军又称为汉军。
再后来,大军打败新朝,义军攻入长安,王莽为人所杀,他所建立的新朝也随之灭亡。
再然后,就是政治斗争,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他们这些农民出身的家伙哪能是那些人的对手?虽然当初他们挑选代言人的时候,地主集团策划立刘演为皇帝﹐遭到大多数农民军将领的抵制。但起义农民也因受“刘氏复起”图谶的影响﹐拥立比较懦弱的汉宗室刘玄为帝。
可惜,就算是如此,他们也没能玩的过那些老油子。
相对来说,最后那批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就不靠谱了,完全和绿林、赤眉没得比。
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刘秀成功击败并收编了以铜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军部队,使军力增至数十万。这些被收编的农民军部队成为了刘秀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刘秀本人也因此得到了“铜马帝”的称号。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就是几个区域的联盟。相对来说,绿林、赤眉的联盟比较紧密,挥出来的力量比较大,而铜马等早期联盟松散,基本上就就没什么卵用,等到被刘秀收拾了,整合起来,爆出来的力量也就不用多说了。
言归正传,这里主要说的是属于赤眉一系的联盟,至于其他两个地方的义军,则应该还没有被张角整出来,不去多说。
“据我所知,樊崇领和公孙兄弟想必几位是比较熟悉的。”王显介绍道,“其中樊崇对于汉统还是比较推崇的,虽然当今天子执政略显无道,但也不能改变大汉正统的事实。”
“而相对来说,公孙兄弟的态度就比较暧昧了,公孙述毕竟是格局数十年的‘白帝’,死也不愿意投降刘秀,岂会轻易臣服汉朝?”王显冷笑道,“不过,公孙兄弟并没有表明过自己的态度,所以樊崇或是另外一些坚定的反汉义军都在拉拢他们。”(未完待续。)8
</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