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弥天大谎(下)(1 / 2)
“为什么会选择陈友谅?”,严复对此完全不能理解,陈友谅此人虽然很有能力,但却无情无义,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君主啊!
李晖就知道这么会让人不解,但这却是他推演出来的最大可能,“首先,墨家当时手里有重大军事价值的只有造船技术,而天下最有潜力的三支起义军中只有陈友谅重视水军。此外,陈友谅这人虽然忘恩负义,但他唯利是图,对于注重利益(虽然是公利)却多少有些不通人情的墨家来,还是比较容易合作的。而且此人骨头极硬,在各个起义军首领当中以他的反元立场最为坚定,与墨家的立场一致,同时他的实力也是最强的,表面看胜算最大......”
“这倒也是,当时就连明太祖自己心里都忐忑不安,外人自然更加不看好他了......”,严复了头,然后问李晖道,“那墨家是不是又得长期蛰伏了?”
“这倒没有,虽然陈友谅失败后墨家也跟着受到了牵连,不过吃过那么多次亏、总该多长几个心眼,之前虽然帮着陈友谅建造战船、但却并没有公开自己墨者的身份,朱元璋获胜后也只是将他们视为优秀的工匠而继续留用,虽然不可能有陈友谅那么重视,但至少性命无忧......”,李晖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法,墨家在他的描述中虽然起起落落,却善于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断进步,日后的厚积薄发也就不会显得突兀......
“明成祖雄才大略,有心开拓海外,派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是此举触犯了儒家士大夫的利益,朱棣死后很快就人亡政息,墨家虽然隐藏得好、没有直接受到牵连,却因为文官掌权后大肆压低匠户待遇,连温饱都很难保证,哪儿来的余力学习和研究?”,李晖到这里怕严复不明白,还特地解释了一下,“几道你要知道,墨家虽然长期走的是下层路线,但学习内容以动手为主,耗费其实反而比儒家大得多,这也正是墨家始终没有垮掉的根本原因——只有大家互帮互助,才能承担得起巨额的花费。可是如果所有的墨者都是穷困潦倒,就算再怎6666,么团结一致,也很难继续将墨学传承下去了。而到了成化年间,八股文的推行又将天下绝大多数的聪明人都给拴在了这一棵树上,墨家既没钱、又没人,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严复听得很认真,没有再次发问,因为他知道李晖一定会自己出来。果然,李晖喝了口水之后,接着了下去,“穷则思变,面对传承断绝的危机,墨家第9代钜子重新诠释了‘兼相利’的涵义,此后墨者不必再委屈自己,能赚多少就可以赚多少、只要将赚取的超额利润用于符合墨家宗旨的义举即可。有了足够的财力之后,墨家得以大量收养孤儿,然后从中选出资质较好的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弟子的来源问题,墨家的元气渐渐恢复,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为适应当时的语言习惯,墨家被更多地称为墨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