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定约(1 / 2)

加入书签

等到两人告辞,庆王招来赵冠侯问道:“他们给了你多少?”

赵冠侯从靴页里取出存单,向上一递“岳父,他们给了小婿十万。”

“这帮扶桑人真是小气!看来你说的有道理,扶桑是新崛起的强国,国穷民寡,眼窝子浅,舍不得花钱。在咱们身上许一两银子的好处,必是想从咱们身上立刻拿走三两银子。跟他们合作,没什么油水可沾,比不得普鲁士、阿尔比昂那些老牌强国。出手阔,为人也大方,十几二十万,随手可付,不会这么小家子气。”

“岳父,民间有话,三代为官,才懂得穿衣吃饭,那些老牌强国,一如官宦世家,自然出手大方。扶桑只是爆发户,他们前些年,还让自己的女人到外面当表子,给本国赚外汇,怎么会舍得送咱们真金白银。所以跟他们谈事情,一手钱一手货是不行的,怎么也得先钱后货,才能放心,否则怕是赖帐的事都做的出。这次关外的事,咱们从长计议,他急,我们不急,先拖拖他的性子,让他把图章送来再说。反正得把谈判的事办下来,才好去办其他。这次两国交恶,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一些,跟洋人磨一磨,就不信谈不笼条件。”

赵冠侯等到过了初八,就主动与各国进行会商,就条约条款,进行拉锯。他采取的方式是分国谈判式,把整个条约拆开,既有对各国都生效部分,也有跟各国单独谈的部分。

其提出的方案是优先补偿条约方法,谁先签字认可和约,金国可以在赔款之外,适当再补偿一部分开拔费。并给予其他方面的优惠,换取该国早日撤离。

交涉的内容,主要是赔款数字,和支付方式。数字上的问题,依旧是以东南互保为借口,以此理力争减免,但是以路矿权力,及扩大租界补偿。其次,就是军火禁运上,未免惩罚太过,大沽口炮台一律削平,则中国无险可守,洋兵可以长驱直入进入京城,未免对于中国不够公平。租界之内,不许华人生活,也同样无理。

他所反驳的点,跟章桐的差不多,但是所选的时机,远比章桐为好。圣彼得堡和东京,空气已经变的越来越紧张,两个国家都开足了宣传机器,向对方进行口诛笔伐。虽然还没上升到武力的程度,但是这种情形看,开打也就是个早晚的问题。

现在对于扶桑来说,早日把两个师团调动回本国,准备对铁勒的战争固然非常重要,对于铁勒来说,在条约问题上达成一致,也同样要紧。而且现在的问题是,在赔款数字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翻原有提案,拆起了烂污。

分开谈判之后,赵冠侯对于各国许的好处不同,让各国公使之间,不能像过去那样团结。再者,就是因为各自支持的阵营不同,也导致公使团不复往日的团结。更重要的是,赵冠侯在租界有了名气,罗德礼着手写他的传记,一些公使开始买他面子,认真考虑起他的条件。

原本,只是小国与金国秘密接触,但随着事态的发展,终于有大国参与其中,开始了让步与妥协。

阿尔比昂的公使萨道义首先表示,愿意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索赔数字,其原先索赔白银五千余万两,经过商讨之后,同意降低到三千万两,其中以铁路路权、航线以及租界扩大等模式,折算白银两千万,一千万两支付现金。现金部分以海关收入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利息四厘,分二十年支付。但是因此,阿尔比昂在大金内河航道上获取的权力更多,这一部分,不列条约,单独定文,

随后表态的则是佛郎机、比利时、尼德兰等小国。他们所得的白银都不算太多,其中尼德兰不过是因逢其会,从中白占一注便宜,自身并没有受太大损失,也未出动多少兵力。

其国力不如以前发达,想对大金用武,也是做不到的事。赵冠侯对于各国区别对待,于尼德兰索要的七十八万白银,只认二十万,余者不予支付。可是私下里,却送了尼德兰公使两件珍贵古董,让对方慨然应诺,答应了条件。

这几个小国虽然国力没有多强,可是带头反悔,于公使团的威慑力大有影响。加上赵冠侯在之前的火灾中,英勇救人的表现,给各国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一些在飞虎团中受害不大的国家,倒也愿意与金国早些签字。毕竟比起条约来,金国未来给一些优惠政策,对自己的利益更大。

山东行在方面,慈喜电旨已至,同意普鲁士提出的要求。今后军队采购器械,指定礼和、怡和两行代办,不与其他军械商人直接交易。教官聘用上,一概聘用普鲁士国籍教官,这两个条件一答应,等于把金国的国防军事,拱手交到了普鲁士手里。

对普鲁士而言,这样的条约对自己的利益远比军费赔偿重要,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条约的内容,有严重的吃独食嫌疑。一旦旷日持久,为他国所知,必然引起外交纠纷,各国抗议不断,恐怕成议就要被推翻。

元宵节前,普鲁士公使穆勒抢先签约,普鲁士原先索要的九千万两白银,考虑到金国实际困难,以及北直隶百姓遭受的灾难,减去四千万,只索银五千万两。其中两千五百万两,以山东境内,修筑铁路,路权归普鲁士所有,并索取铁路沿线三十公里内的矿产资源五十年开采权为支付方法,随即同意签字撤军。

接下来就是扶桑。内田康哉已经不能再等,军部及内阁都有密电到来,催促其必须尽快完成和约,否则旷日持久,金国一旦倒戈到铁勒一方,则东北局面对扶桑大为不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