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2 / 2)

加入书签

他逐渐抛弃了京味的冷幽默,向着大众化靠拢,大众化意味着普及性和观众的接受程度,不再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因此《手机》在南方电影市场的反响不错。

也有观众接受不了这种转变,他们进电影院是冲着冯晓刚和葛尤的名头去的,想的就是高高兴兴的看场电影,解解闷。

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没办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就算是《小雪的大冒险》也会有人批评说幼稚,没有情节,不合逻辑等等。

第二个争议是高圆圆,她的大胆演出获得了圈内的好评,不过一些年轻观众觉得心碎了,梦想中的女神破灭了。

明星和粉丝的关系比较复杂。

在粉丝经济的时代,因为粉丝的认可和追捧,明星有了市场号召力,能赚钱,受到影视公司的重点培养。

影视公司越来越重视粉丝的意见,粉丝似乎有了对明星的决定权。

粉丝反对的明星都不去做,粉丝认可的明星才去做,甚至要向粉丝道歉,在韩国这种风气尤为严重。

目前这种现象在华国有了扩大趋势,粉丝试图争取话语权,尤其是在网络上。

网络让交流更加便捷,粉丝们组成各种后援团,从单纯的喜欢欣赏转变成有组织的活动,甚至是干涉明星的日常生活。

大多数粉丝都是理智的,但不乏那些疯狂的追星族。

偶像明星需要照顾粉丝的情绪,而真正的实力派演员更在意自己的表演有没有突破,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冯晓刚带着演员在全国跑了一圈宣传,回来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

他接下来要休息一段时间,调整身心。

“有几个圈子外边的朋友看着咱们这个行业赚钱,眼热,就琢磨着捣鼓一个影视公司,他们什么都不懂,让我过去给把把关,借我的名字办事儿。”冯晓刚对林子轩说道,“都是朋友,抹不开面儿,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冯哥你自个拿主意就得了,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今后进这个圈子的人会越来越多,拦都拦不住。”林子轩回应道,“只要不耽误咱们自己的事就行。”

“放心吧,肯定耽误不了。”冯晓刚保证道。

冯晓刚想开影视公司,又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就拉了几个圈外的朋友合伙,那些人不懂行,最终还是他做主。

以他现在的名声,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上杆子投资的人不要太多。

冯晓刚没有选那些太有钱的富豪,而是找了几个身家丰厚的朋友,每人投资几百万,凑了两千万的注册资金。

这笔钱他打算主要用于投资自己的电影,也可以制作有市场前景的影视剧。

他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对市场的把握很准,有自己的眼光。

成立了公司,他就有了主动权,冯晓刚没想过脱离好梦单干,而是借助好梦的力量把自己的公司逐渐做大。

林子轩不怎么在意,有了名气在其他公司挂名拿分红,这种事情很常见。

实际上,即便冯晓刚真的脱离了好梦,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

好梦早已走出了单靠冯晓刚的贺岁片撑台面的阶段,走上了多元发展的道路,依靠某一个人支撑一家企业,风险太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