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个导演(1 / 2)

加入书签

回到京城,林子轩没有让大家休息,而是继续宣传。

虽然电影首周的票房突破了八百万,势头很好,但不能因此而放松,京城是他们的根据地,别弄到最后,得到了外地的票房,却失去了根本。

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京城,不用那么密集的宣传,时间安排上会自由一些,主要是通过报纸和电视,以及进入各所大学和学生们举行见面会。

经过调查,大学生是观看《不见不散》的主力军。

他们更容易接受调侃和黑色幽默,更容易愤世嫉俗,容易对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表达同情。

这和如今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关。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侵蚀进了校园,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知识无用论逐渐抬头。

甚至出现了不少从大学退学的现象。

以前的大学生被认为是国家的栋梁,怀着建设祖国的理想,现在的大学生则产生了怀疑。

是去学知识搞科研,还是去街边卖茶叶蛋,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考入了大学,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一方面要面对物质生活的诱惑,以及各种浮躁思想的影响,心理上比较迷茫。

再加上大学开始逐步推行收费制度,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分配制度的改变等等。

处在变革和不确定中的大学生为了消解压力,愿意看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电影,如果在欢乐的同时还能有一点回味和思考那就更好了。

在这一时期,国内的大学生对于后现代电影,对于各种调侃解构的电影,对于那种无厘头的电影,反正就是不那么一本正经的片子尤为喜爱。

《不见不散》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冯晓刚拍摄喜剧片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些,他也没有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只能说是恰好和大学生们产生了共鸣。

这是一次意外的不谋而合,也是整个社会的一种需求。

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大家更愿意享受和娱乐,而不是接受教育,说得难听点,那就是观众看电影都不愿意带脑子。

电影的情节简单明快,轻松幽默最好,不要弄得和猜谜似的,考验观众的脑细胞。

当然,也不能太过庸俗,要稍微有点情调和档次,有点情怀。

冯晓刚乐意和大学生交流,他觉得大学生说话直接,能听到真话,不那么虚伪。

如果是在社会上,大家都顾着面子,不会当面说你这个片子有多烂,但会背地里说,还会说的很难听,相较而言,大学生可爱的多。

“以后青年人是看电影的主力,咱们要了解这些人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才能拍出他们喜欢看的电影。”冯晓刚如此说道。

在这拨宣传活动中,冯晓刚极为卖力,一个是这是他的电影,还有就是他的收益和电影票房息息相关,他签的是分成合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