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京城温饱(1 / 2)

加入书签

刘源问王安道:“这些商人现在急于出售粮食,你为什么不狠狠的压价”,王安摇头说道:“如果那样会让这些商人元气大伤的,不利于以后商业的发展”,刘源长叹一声,心中暗暗佩服,刘源接着问道:“你为什么在粮价高涨的时候不是平抑物价,而是购买粮食,抬高粮价”,王安说道:“京城粮食本就缺乏,还有人囤积居奇,故意抬高粮价。如果我们用强制手段压低价格,那么周围的粮商一定不会把粮食运到长安来买,所以强制手段只能奏效一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粮食价格高涨,人民深受其害。而抬高价格后,周围的粮商必然大量的运输粮食到这里来卖,粮食多了,价格反而会降下来,人民最终会在此举中受益的”,刘源佩服的点头说道:“王先生做事深谋远虑,不是我能够赶上的”。

户部不断的卖平价粮食,使得长安的米价逐渐稳定下来,达官显贵还在张望,他们在与王安继续较量,看谁最先撑不下去。

不久他们的梦想被彻底破灭了,王安用以工代赈的方法修好了运河,同时王安提拔孙银思的举动也鼓励了各级官员的造船热情,新的粮船不断的加入运输的队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官员可以贪污到不少的钱财,但是由于王安给的钱很多,官员贪污剩下的钱,也足够建成一个好的运粮船只。

负责漕运的水手也受到了鼓励,因为只要他们好好的运输,就会有出头的机会,就有做官的机会,这是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同时王安还采取分段运输的方法,用适合各地水文情况的船只去运输粮食,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失误。

王安的举措效果是明显的,漕运的粮船以十船为一个单位,不断的把粮食运到长安。长安空着的粮仓,慢慢的被填满。随着运粮船来的还有百姓的信心,他们不再着急购买粮食。这让京城的权贵们异常的恐慌。

王安看着这些粮食,豪迈的说道:“这些粮食足够长安居民半年食用的,现在即使因为发水等原因,中断了漕运,我还可以撑半年”。

囤积居奇的安国候与宁国侯,聚集在一起,他们有点撑不下去了。

安国候与宁国侯等人在一起商量道:“漕运通畅,京城再无缺粮之苦,我们囤积的粮食无法再卖出高价,留在这里反而压住了我们的本钱,不如便宜甩卖了吧,把粮食换成钱财,然后再与王安斗争”,于是安国候与宁国侯等人,只得以赔钱的价格,往出卖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没有人买他们的粮食。

百姓也不傻,知道这几个人是京城粮价高企的始作俑者,对他们痛恨异常,心道如果不是王安,我们已经化成白骨了,于是他们用脚投票,就是不买他们的粮食,让他们的粮食烂在粮仓里面,让他们赔钱,赔到倾家荡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