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一个消息的好与坏(1 / 2)

加入书签

“一群饭桶,本王要你们有什么用处,连着几天下来,不仅没有丝毫进展,反倒损兵折将,如果都照你们这样,恐怕我们都死完了,这洛阳城也照样会屹立在这里,都给我说说,你们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拿下洛阳,如果三天之内,拿不下洛阳城,你们一个个都不用回来了,让侍卫将你们的人头给我送过来就行了。”站在中军大帐里面,吴三桂一脸铁青神情的看着下面众多的吴军将领。

自从吴三桂下定决心要打下洛阳城之后,十多万吴军就一窝蜂的开始攻城,可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下来,洛阳城外面的城防虽然已经被他们给彻底摧毁了,可他们本身的兵力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损失,而反观吴军士兵,却吃尽了苦头,十多万大军,几天以来就伤亡了不下两万人,而洛阳城却毫发无损的屹立在哪里,如此情况,怎么能够不让吴三桂感到难受呢?

听到吴三桂的训斥,大帐中一群吴军将领,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只能低着头,默默无语。

“好了,好了,贤侄,仗打到这个份上,也不能够全部责怪他们,我们也都有责任,算了,让他们都下去好好休息休息吧!”说话的是刚刚走入大帐里面的洪承畴。

看到洪承畴走进来,吴三桂对着大帐中的众将挥挥手,开口说了一声“都给我滚出去,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打。”

等到大帐中只剩下两人的时候,吴三桂才一脸无奈神情的对着洪承畴说道“叔父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呀,现在我们已经没有粮食了,并且,经过这么多天的死命攻击,众将士都已经精疲力尽了,如果我们在这样打下去的话,先不说能不能攻下洛阳城,恐怕到时候我们就先坚持不住了。”

听完吴三桂的话。洪承畴也是一脸沮丧的神情,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到这一步,原本实力强大的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歼灭对手的。可现在的这种艰难的状况,却让他们心中第一次有了疑惑自己能不能歼灭对付的能力的想法。

其实,也难怪他们会有这种想法,要知道,他们也就是碰到陕西明军了。如果换成一支别的军队的话,恐怕凭借他们占据的优势跟实力,早就已经彻底歼灭对方了,可碰到陕西明军这支怪胎,他们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先不说明军所拥有的手榴弹跟各种新式武器,就说陕西明军那与众不同的训练方式,也让陕西明军拥有比这个时代更加持久、灵活的战斗力,这也是这些天,吴军损失如此巨大的原因所在。

“贤侄,按照现在情况来看。我们也只能后退了,如果在坚持战斗下去的话,恐怕真的要全军覆没了。”洪承畴想了半天之后,终于艰难的下定决心说道。

“叔父大人,可如果这样一来,朝廷跟摄政王怪罪下来的话,我们可就不好担待了,毕竟,我们现在已经包围了洛阳城,如果就这么仓促后退的话。到时候真有一些小人在朝廷里面说我们闲话,恐怕我们就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吴三桂也是一脸懊悔神情的说道,此时的他,早就已经后悔听从洪承畴的话。仓促进军,从而导致现在这种下场,如果当时不仓促进军的话,恐怕他手握大军,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又怎么会出现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

听到吴三桂的话。洪承畴心中一阵沉默,他非常了解吴三桂的心思,对于这个后辈,洪承畴是非常器重的,要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的帮助他,也正是因此,洪承畴对于吴三桂的品性非常了解,他知道这个侄子,能力超凡,心机却深不可测,从刚才他说的那番话洪承畴就知道,他那句话潜在的意思就是这件事要有人来主动承担责任。

了解了吴三桂的想法之后,洪承畴却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能够看上吴三桂,也就是看重吴三桂这种心机了,如果换一个毫无心机的人,恐怕他洪承畴还看不上眼呢,至于这件事的后果,洪承畴根本就不在乎,虽然他不知道朝廷为什么会对于河南战事不太看重,可多年为官经验,让他知道,一项睿智的摄政王多尔衮肯定在计划什么,所以,他只要保证不让河南的战事太过于糜烂,那么他相信多尔衮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哈哈哈,贤侄放心好了,老夫现在是大军主帅,所以,这件事如何处理,就由老夫承担,贤侄就不要多想了,再说了,这件事原本就是朝廷的错,大军出征在外,粮草都不能够提供,即使真的失败了,也是情有可原的,而我们却在粮草耗尽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战败,反倒还打得敌人落荒而逃,甚至包围了洛阳城,即使回去,我们也是有功之臣,再说了,老夫说退兵,却并不是我们直接退出河南,而是回到开封,只要我们守住开封城,从而让陕西朝廷不能够完全占领河南,我们也算完成任务了,相信这些,朝廷跟摄政王是不会多说什么的。

听完了洪承畴的话,吴三桂心中暗暗骂了他一句‘老狐狸’,可也渐渐平静了下来,毕竟这件事有洪承畴一力承担下来,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再说了,能够这个时候撤兵,从而不用让他受到更大的损失,这对他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桂一切听从叔父的吩咐,只是,大军撤退,还是宜早不宜迟,要不然的话,如果被城中的明军知道了的话,说不定他们会闹出什么意外,毕竟,城中的明军大将可是李岩,从这些天的战斗来看,这个人真是名不虚传,还是非常厉害的,所以,我们还是小心一些的好。“心中有了决定的吴三桂,向着洪承畴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