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麻烦的身后事(1 / 2)

加入书签

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七月,在立国六年以后,匈奴汉国的头狼刘渊因病不治死亡,告别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伟大事业,长子刘和被立为汉国的第二代领导人。

在刘渊的教育下,刘和也是有学问的学者,自幼学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汉化也是比较深的。学习能够提高修养,但无法改变性格,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随意能够改变的。刘和没有乃父的果敢刚毅,智计百出。特别是他有一个人生弱点,生性猜忌无恩,不能容人。猜忌无恩是一个领导者最大的缺陷,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根本不具备担任领导的条件。如果一旦坐上了高位,相信最终难以服众,翻船是肯定的。

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做领导最坏的品质是刻薄寡恩自私自利。如果没有容人之量,谁跟着混都挨骂,什么好处都是自己的,责任却要部下去背,这样的领导毫无疑问大失人心。

从这一点看,刘和实在不是一个领袖人物,不具备领袖的魅力。也就是一个富家公子的水平,看守老爹遗留下来的几亩地还有可能,却偏偏要坐在那个天下第一危险的位置上,因此注定刘和就是一个悲剧人物。

让刘和地位不稳的原因,不仅仅是他的性格弱点,老爹的安排也出现了问题,不仅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接班人,而且给他的统治设置了障碍。聪明透顶的刘渊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他生前不审轻重之势,给予其他诸子以很大的权柄,而太子手中没有掌握军队,让太子威势不能服众。在这种情况下,刘和成为真正意义的孤家寡人。

特别是刘渊走了一步臭棋,这不是他这样英明统帅应该犯的错误,但历史告诉我们,英雄也有糊涂的时候,伟大的刘渊就是这样的低能。他没有把单于台交给太子,而是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大单于手握匈奴族强兵,地位仅次于皇帝,实际上又是皇帝储贰的地位。大单于拥兵十万屯于京师近郊,形成了足以抗衡和压倒太子势力的强力集团。

不仅如此,刘渊似乎忘了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册封的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西阳王刘璿全都掌管一支武装部队,成为朝廷的武卫将军,分典禁军,总强兵于内。看似刘家子弟包揽了汉国的军政大权,实际架空了太子在都城内的地位。

司马家兄弟的故事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诸王权力过大的危险在那里摆着。聪明的刘渊竟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外有不听号令的强大势力,内有兄弟之间的虎视眈眈,刘和感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在即位伊始,感觉兄弟们对他的态度不够友善,就想削夺四王的权力,巩固自身的地位。

挽弓当挽强,射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刘和知道最大的威胁在哪里,因此第一个目标就瞄向了手握重兵的四兄弟刘聪。

刘聪和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出生的时候一定不同凡响,总会有不同寻常的荒诞故事。他的母亲是刘渊的张夫人,还在怀着刘聪的时候,张氏梦到太阳公公钻到肚子里,觉得十分的诧异,睡醒了告诉老公。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太阳可是普照万物的强大力量。刘渊当时还在潜伏之中,虽然心里高兴,但害怕别人发现他家的秘密,因此叮嘱说:“这是吉祥的征兆,谨慎不要说出去。”张夫人严守着秘密,一直等了十五个月才把刘聪生出来,时间比秦始皇还长。

刘渊看到儿子降生,悬着五个月的心终于放下了,开门出去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可是天边的景象把他弄傻了,半夜三更的,太阳公公不睡觉,“夜有白光之异。”

不仅是天道非比寻常,刘聪的形体非常,至于非常到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这小子的左耳有一白毛,长二尺余,闪闪发光像银丝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