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倒腾水果(1 / 2)

加入书签

由俭入奢很容易,由奢入俭难。转眼间国庆节都过去了,厂子每个月都有稳定又可观的收入,根据之前定下的规矩,大部分营业额是进入了兄妹俩的腰包。在九十年代前期,一个万元户就是非常光荣的,而目前的杨明志,他小小年纪的资产就抵得上几十个万元户。

“哥,咱俩手上可有几十万的钱财了,而且还会越来越多,你样怎么分配它们?”一个仲秋的夜里,杨桃发出这样的疑问。

“或许?应该把我家的房子翻修一下吧。”

上了初中后大明的闲暇时间变得少了些,好在面对作业他都是轻轻松松搞定。到了夜里,他要和干妹妹继续探讨更高深的学问,还要去厂子里看看情况,和老师傅们打招呼。

自从人富裕了后,大明真的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杨桃从他的神态上看出了些异样。

“紧紧是翻修房子么?有了这么多钱,明明可以盖一间大房子,买美丽的衣服,买很多的家电。等长大了再买车,甚至买飞机,或许买一艘大轮船也可以吧。”杨桃越说越过,她可爱的笑脸也从嬉笑向狰狞过度,这让大明很反感。

“桃花你够了!你这是在捧杀啊。”

杨桃又恢复了神态。“很多人就是这样,赚了钱后疯狂的挥霍,一门心思都用在享乐上,最后事业颓废生活也糜烂,终究一无所有。”

“哎呀,你这孩子弯弯绕的。说的话和我父亲一模一样,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变成没有上进心的人。”

“那就好。你可是未来之星,果然是我多虑了。”杨桃托着下巴,杏眼直勾勾的看着大明。“那么这些钱到底怎么安排呢?”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或许几十万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够的。这个时候的人民币购买力相当的高,未来人均收入会逐步增长,可物价水平几乎没怎么变。到了九十年代末,工资增长了近十倍,很多商品的物价还维持在初期。所以国家后来评价过,最幸福的一年是2004年,这一年,人们的收入和物价处于最佳的位置。

大明翻阅过工厂的生产计划,于朝阳把各个订单统筹了一下,除去画图的时间,就是他和杨德新安排每一天的工作。人毕竟不是机器,繁重的生产任务确实带来了非常感人的收益,每周日所有工人被强制休息。

自从工厂开始招聘新员工,一些老机械厂的还憋在家属院的老职工急不可耐的去面试。那些人能干,那些人人不学无术德新心知肚明。这时候可没工夫本着什么情谊了,反正和他关系最好的就是当初最先合伙的十几人。精华被留了下来,新来的人专业从事小五金的加工,十月份时开了一次全厂会议。由杨桃和大明最后拍板,全厂分成两个分厂,加上一个技术部。杨桃有些无奈,这里应该有正儿八经的销售员的,可现在具有销售员意义只有和他们关系不错的钟家车队,说到底只是合作伙伴罢了。

好的企业当然有好的营销,现在的德新机械厂完全靠广告和口碑。除去报纸和本地电视台插播的广告,就是请大院里的学生,隔三差五的举着宣传牌在市区里溜达,转一圈给五块钱,他们倒是非常乐意。

那天两人的交谈,论钱财的用处大明没有确切的回答。自己还是个孩子,外界的**很多,他也很担心自己误入歧途。

杨桃一样分了红变得富有,可她居住的还是养父的老房子。前世的她已经见过了太多的浮华,都说女儿要富养,她的一生小日子过的都很不错。女为悦己者容,关键是她就没有真正想下嫁的男子,没有像市侩女子消费大量的金钱用于整容香包华服,

一个四岁小孩作为几十万人民币的主人究竟要做些什么?杨桃一样扪心自问。她已经习惯吃一些简单的食物,有营养又不会发胖,每天有牛奶喝就很满足了。

两个孩子想了几天,最后达成了共识。

“钱财本是身外之物。”杨玉峰给儿子解释,既然目前做实业比较成功,那就应该发扬光大。这笔钱做父亲的他决定不帮着代管,就是要看看会不会变得骄奢。

新一轮的两人座谈会,正是秋月当头。那晓君已经习惯了这俩孩子讨论很厉害的事,工厂的发展就在这月下的谈笑风生中决定。两人执意要在月下长叹,声称凉风清醒头脑。她只能是嘱咐两个孩子别着凉,又抱来小被子。

结果说道兴头,杨桃干脆把小被子拿开,后来她为此付出了挺大的代价,这是后话。

“桃花,这笔钱咱们投资吧。不管投资什么都好,或许咱们能买一些新机器?”

“那投资什么好呢?现在的钱并不能买多少台车床,而且买车床最好是去沈阳,可我听说那个城市在非常遥远的地方。”

初中的地理大明已经学了,而且日常生活中通过书籍,他确实知道中国最好的车床制造厂在沈阳。中国东北,十月份就已经大雪纷飞了。

“或许等到春天咱们再买新车床吧,新车床真的很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