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当断不断(1 / 2)

加入书签

十二月初八,飞狐。

北上怀荒的秘使澹台舞阳日夜兼程赶回飞狐,带回诸多重大消息。

十一月初九,右骁卫将军冯孝慈在围剿河北豪帅张金称的战斗中,阵亡沙场。

十一月十二,圣主诏令,建安东都尉府,以李平原为首任安东都尉,全权经略安州和东北。李平原就是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儒林名士李百药的弟弟,另外最近行宫还传出谣言,说李平原就是秘兵刀,而秘兵刀就是白发贼。

十一月十八,圣主诏令,以右骁卫将军、郕国公李浑为安东都尉府副都尉,即刻赶赴涿郡筹建安东都尉府。而在这之前,圣主已诏令左骁卫将军、顺政公董纯卸任彭城留守,转任雁门太守,并火速北上赴任。

十一月二十五,李百药之子李安期奉齐王命令,秘密赶赴安州,代表齐王劝说李风云,立即把飞狐留守军队撤至关外。

这些重大消息都直接关系到了北疆局势的走向,关系到了飞狐留守军团的存亡,其中除了冯孝慈败亡于张金称的消息已被飞狐知晓外,余者均是头一次听到,所以留守军团的军政官长甄宝车、陈瑞、韩曜吃惊不已,同时也从李浑、董纯这两位齐王的支持者先后赶赴北疆,并且都以军职兼领中央直属府署和地方行政官长,清晰看到了圣主与齐王之间的妥协。齐王因此壮大了实力,羽翼渐丰,在北疆的话语权日益加重,对南北局势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圣主则一边默许和纵容齐王发展实力,一边借助齐王之力巩固和加强北疆镇戍力量。由此不难推及,随着南北双方的关系在李风云攻占安州后迅速走向破裂,圣主和中枢已着手准备南北战争了。

这种背景下,稳定两京政局和国内局势已是当务之急,恰好东征高句丽已基本达成目标,南北双方的博弈焦点又集中到了安州和东北,使得圣主和中枢得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处置国内危机,如此一来,辽东战场上的远征军归来之时,也就是国内戡乱剿贼进入**之刻,而飞狐留守军团因为活跃在北疆核心地带,首当其冲成为剿杀目标,所以形势十分严峻,留给飞狐留守军团的时间非常少,若想趋利避害,唯有顺势而为,立即出关。

“我们已没有选择。”陈瑞摇头叹道,“既然齐王向圣主妥协了,宁愿困守怀荒边镇,也不愿联合我们一起拿下燕北的控制权,不愿与飞狐、安州形成三方呼应之势,那么当日明公所拟之计已无实施之可能,只能依照之前所议的既定决策,撤进安州,与明公会合。”

甄宝车、韩曜、澹台舞阳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从时间上推算,李珉早已抵达安州,若明公接受我们的决策,允许我们撤出关外,相关命令很快就能送达飞狐。”甄宝车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怕就怕明公正在远征弱洛水,讯息传递不便,那就麻烦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优柔寡断。”韩曜一挥手,语气坚定地说道,“之前我们已经做出了决策,如果齐王这条路彻底断绝,我们就撤离出关。如今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执行既定决策,立即出关,否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但是……”甄宝车踌躇道,“安州那边的形势很恶劣,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强行撤进安州,结果可能更糟糕,所以我们必须征求明公的意见,让安州做好接应和会合的准备,否则后果堪忧。”

“之前明公已经说得很清楚,他同意我们撤进安州。”韩曜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明公给了我们上中下三策,其中下策就是撤进安州,如此明确指令,还需怀疑?”

“某不是怀疑明公的指令。”甄宝车据理力争,“出关是一件大事,不但关系到我们留守军团的生死,也关系到了塞外主力军团的存亡,所以必须统筹谋划,长城内外必须紧密配合,互为声援,否则如何确保我们出关的安全?又如何确保安州的稳定?”

“时间,谁给我们时间?”韩曜当即质问道,“你看看我们的粮食储备,还能支撑多久?明公离开前,我们暗底里有冀北和幽燕两地豪门世家的支援,明面上则有齐王的支持,保守估计可以支撑到明年春天,但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皇帝到了河间就不走了,行宫就放在高阳,就在几百里外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结果冀北、幽燕两地豪门世家不敢支援了,齐王也畏惧退缩了,而以我们现有的粮食储备,就算节衣缩食,最多也就支撑一个月。到了明年开春,我们若想维持生存,就必须下山掳掠,而燕北贫瘠,又杂胡混居,地方力量十分彪悍,我们若要掳掠,只能南下河北。皇帝和行宫就在高阳,博陵、上谷、河间都有重兵驻防,南下河北掳掠纯属找死。”

韩曜摊开双手,望着甄宝车,“你告诉某,一个月后怎么办?若有齐王的支持,与齐王联手攻打燕北,我们还有胜算,还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现在齐王害怕了,出尔反尔,也胁迫我们撤出关外,我们怎么办?”

甄宝车神色严峻,一言不发。

陈瑞和澹台舞阳相视苦笑。韩曜说到了致命处,粮食短缺迫使飞狐留守军团不得不撤离燕北,而南下河北是死路,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选择,出关,但是,从飞狐到安州,最近的路程就是取道幽州,即便如此也有一千五百余里,这路程太长了,安全上根本没有保障,而这正是甄宝车等军团高层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原因所在,也是之前留守豪帅们即便做出了出关决策,但依旧对齐王寄予一线希望的重要原因。

“既然决定出关了,也就不要瞻前顾后。”陈瑞果断支持韩曜,“立即召集诸军豪帅商议出关具体计策,尽快动身,力争于年底前后到达安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