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开价(1 / 2)
奏章!虞世基呈递,虞世基当然知情,其他四位重臣却一无所知。
虞世基奉圣主之命,当众宣读了这份奏章,其中还有两份抄件,一份密奏。两份抄件一份是李风云给安州的报捷书信,一份是李子雄把这一好消息详细告之杨恭道的书信。而密奏则由慕容正则所书,奏报郕国公李浑飞马赶至古北口,并在获悉安州北征大捷后,主动联系安州,要亲赴安州招抚,另外还有一个内容来自慕容知礼,主要告知少郎河大战的具体经过。
虞世基宣读完毕,萧瑀、宇文述、来护儿和赵才四位重臣都是惊喜交集,都知道这个好消息来到恰逢其时,正好可以帮助圣主和中枢“另辟蹊径”应对当前国内危机,只是能否将其成功转化为政治上的及时雨,却需要考量圣主和中枢的政治智慧,在时间极其紧张的不利局面下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难度太大了。
四位重臣神情严肃,凝神沉思。
圣主耐心等待了片刻,最终还是按捺不住,目露焦虑之色。
虞世基察言观色,心领神会,当即开口询问宇文述,“许公,你对东北战局有何看法?”
“胜券在握。”
宇文述言简意赅,心情颇为复杂,觉得李平原打着白发贼的旗号“异军突起”,背后肯定隐藏着阴谋,当年的政敌“死灰复燃”,目标当然是圣主和他们这些圣主的“死党”,如此一来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又在酝酿当中,这让逐渐老迈的宇文述倍感疲惫,心力交瘁。
自圣主争夺皇统以来到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大大小小的政治风暴一个接一个,不要说宇文述沮丧悲观,就连圣主都郁愤无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若想维持长久统一就必须进行中央集权改革,但中央集权改革又损害了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结果“敌人”层出不穷,无穷无尽,杀不胜杀,也不知杀到那一天才能彻底肃清对手,所以很多时候圣主和宇文述这些改革派的中坚面对残酷现实都有一种有心无力、难以为继之感。
宇文述看到圣主转目望向自己,暗自叹息,知道当前局面下圣主和改革派若想维持现有改革成果,就必须继续掌控朝政,就必须拯救国内危局,而唯一指望就是招抚安州和东北,拿下开疆拓土的武功,给政治对手来一个惊天大逆转,为此即便前方是万丈深渊,也要破釜沉舟,一往无前,决不后退。
宇文述略作迟疑,补充道,“东北战局的关键在松漠牙旗,在突厥人,如今步利设阿史那咄尔举兵造反,东北战场上突厥人阵前倒戈,与白发贼结盟合作,以东胡诸种之实力,根本无力抗衡。东胡诸种向来首鼠两端,反覆无常,由此不难想像契丹和霫虏面对两强的联手攻击将会做出何种选择,所以东北大局已定,这一点毋庸置疑。”
圣主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虞世基看看来护儿和赵才。两位卫府老帅在兵事上都有独到之处,对东北战局的未来发展应该一目了然,应该会支持宇文述的结论。
“出乎意料的惊喜。”来护儿摇头叹道,“安州北征本来并无胜算,在我们看来最多也就是对松漠牙旗和东胡诸种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混乱一下东北局面,但谁能想到突厥人竟临阵倒戈,而这一倒戈,不但帮助安州取得了北征的胜利,还迅速增强了安州的实力,有效缓减了明年开春后大漠对安州的严重威胁,就此逆转了安州和东北的不利局面。”来护儿说到这里,忍不住发出感叹,“仔细想想,这当真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胜利。”
赵才神情严峻,毫不客气地质疑来护儿,“这也算是胜利?步利设阿史那咄尔为何要举兵造反?他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白白送给我们一个分裂大漠、削弱北虏的机会?这是不是突厥人的阴谋?阿史那咄尔的真正目的是不是把白发贼拉到北虏一边,为北虏所用,驱使白发贼攻打我们中土?”
来护儿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事实上的确如此,安州取得少郎河一战的胜利,一举控制东北,毕其功于一役,关键就是突厥人倒戈,阿史那咄尔背叛牙帐,否则就算突厥人打败了,阿史那咄尔也可以隔弱洛水而对峙,霫族和契丹大部都会选择继续追随突厥人,如此一来就算安州在东北战场上占据了优势,横扫弱洛水南岸地区,也无法征服东胡诸种,完全掌控整个东北,但问题就来了,阿史那咄尔为什么要背叛牙帐?
“这里面有蹊跷。”赵才继续说道,“从慕容知礼的密报中可以看到,在阿史那咄尔倒戈之前,白发贼已经完全控制了战局,不但包围了阿史那咄尔,还全歼了松漠牙旗的达干阿史德特古尔,屠灭了霫族巴图和苏台两部控弦,斩杀了两部酋帅巴图鲁卫和苏台卜鲁丹,另外还把增援而来的松漠牙旗的吐屯阿史那扎兰也打得奄奄一息,同时乌丹城亦被攻克,遥辇部被屠戮一净,由此不难判断,阿史那咄尔事实上已插翅难飞,而白发贼在整个少郎河战场上已集结了超过五万之众的汉虏步骑大军,双方实力悬殊,阿史那咄尔必死无疑。这种局面下,阿史那咄尔若想临阵倒戈,以公然背叛牙帐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必须赢得白发贼的许可,换句话说,阿史那咄尔的举兵造反,应该是一场交易,是他与白发贼之间的交易。”
坐在赵才身边的萧瑀不动声色地补充了一句,“还有一点不容疏忽。慕容知礼的密报为何与安州的捷报不约而同地传至古北口?这是巧合,还是蓄意为之?如果是蓄意为之,白发贼蓄意给慕容知礼的密报提供方便,那安州是想籍此向长城内传递何种讯息?”
此言一出,圣主、虞世基、宇文述、来护儿和赵才立即想到一种可能,君臣互相看看,眼里都掠过一丝阴郁。
很明显,安州实力的增涨速度太快,同时对长城内的依赖也骤增,圣主和中枢绝无可能养虎为患,必然以钱粮来牢牢卡住安州的脖子,逼迫安州妥协让步,如此安州就很难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怎么办?安州遂以阿史那咄尔为“媒介”,有心把大漠上的突厥人引进来,挑起中土与大漠之间的竞争,如此安州就能渔翁得利,就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同时还轻而易举化解了明年开春后大漠对安州的严重威胁,给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而安州与大漠的“眉来眼去”又给长城内以重压,迫使圣主和中枢为了拿下开疆拓土之武功不得不付出巨额打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