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临安的动荡(1 / 2)
李师师这样一分析,让赵滢儿也顿觉大有问题。岳云对何铸是十分器重的,对范同、张择端、薜弼等人亦是礼遇有加。可这些人如今不去关心岳云的伤势,也不关心前线的战况,却对推动赵琢亲政如此热心,岂不是啧啧怪事吗?
如果真的让他们的计划得逞,让赵琢亲政成为既成事实,就算岳云回来,也已经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要想重新剥夺赵琢的权利,也相当困难了。
而自己这位皇兄,虽然有些胆小怕事,但对于皇位的野心,以及对于权利的渴望,赵滢儿可是自幼便知道的。
“所以,公主殿下,如今您最好不要离开临安,自四川赈灾以后,您在大宋官员及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您是赵琢的皇妹,大宋现在仅存的两位皇室成员之一,如果何铸、范同他们那伙人真要推动赵琢亲政,您还能以大宋公主的名义反对。这样对于朝中群臣及民间百姓的意见有引导作用。而您不在的话,单靠巩夫人、李夫人和王童、薜源他们,只怕很难阻止朝中决议。”李师师耐心地劝慰道。
赵滢儿听闻之后,俏脸顿时花容失色。她亦是清楚其中利害关系,看来自己还真不能离开了。
“师师姐,那夫君就拜托您和许神医他们照顾了,这次一定要把他救醒啊!”赵滢儿泪眼朦胧地说道。
李师师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秀宁公主,您放心好了!师师一定竭尽全力!”
两女又聊了一阵后。赵滢儿方起身离去。
****************************************************************
数日后,杨月和陆文龙回到了临安,两人只来得及和家人见个面,便又马不停蹄地集合人马,向日本开拔了。
而这时,赵琢、秦桧和秦熺三人经过一番密议后,终于发动他们蓄谋已久的计划了。
第二天朝会时,范同、张择端、薜弼等三十多名大臣联合要求还政于皇帝,刘一宁、薜源、万俟卨等人据理礼争,称新的《大宋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权力是由内阁行使,而不是由皇帝行使,皇帝只是国家的元首及象征,不再干预政事,只需履行签署法令、会见外国使臣等程序上的行为即可。这也符合大宋的传统,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延伸,不能轻言改变。
不过,朝中大臣已经有不少是深受岳云提出的法治观念影响的新生代官员,对于这种明显违反宪法的事。他们自然强烈反对。而赵琢也装模作样地称自己无意干政,只想作个合格的太平皇帝而已。
不过。范同、薜弼和张择端等人,原本就没打算立刻实施还政于皇帝的步骤。提出这一方案,不过是以退为进。他们知道这个方案肯定通不过,但却能够对朝中的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造成影响,觉得对他们有一种亏欠的感觉。
在赵琢表示自己无意重掌大权,他依然认为让内阁主导国家为最佳选择之后,范同便顺理成章地说道:“陛下愿意放权于我等内阁成员,让臣等不胜荣幸。可汉王如今一直昏睡不醒,也不知何时才能醒来。内阁如今群龙无首,大家对于一些重大事情分岐不小,缺少一个领军人物来综合大家意见,作出决定……因此,微臣提议,首相一职不可一直空缺,现汉王尚不能履职之时。可暂由皇上指定一名代理首相,好带领我等内阁成员处理国家大事!”
他的这番话立刻得到了拥护赵琢一派的大臣赞同,就连岳云一派的官员也提不出多少反对意见。因为这事的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事。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大宋目前的状况却是国不可一日无相。虽然有些事务内阁各部可以处理。但一些重大事情,特别是涉及到几个部门的事情,却必须要一个领军人物来负责协调,作出决定。
于是,范同的意见很快便得到通过,大部分大臣都认为,的确应该确定一名代理首相来处理国家大事。可现在的问题是:以谁为代理首相?
朝堂之上,有资格出任首相的自然是各部尚书和侍郎,岳飞、张宪、李若虚、陆游、虞允文等人虽然都是不错的人选。但由于他们都在前线,无法分身,自然是被排除开了。
而巩月漓、李雨柔两女虽然名气、声望、能力皆佳,但却是女子,大宋虽然算是一个较为开明的朝代,却也还没开明到可以让一个女子来掌握国家大权。因此,她们两人很快就被忽略过去了。
而刘一宁、万俟卨、王童、朱熹等人则只专长于某一项,如刘一宁只长于内政,朱熹只长于教育,且他们四人的德望和名气也不高,众大臣们自然也没有把纳入候选名单。
虽然范同、张择端和薜弼也有能力和威望为相,但由于他们打上了浓厚的保皇派烙印。所以大多数岳云一系的官员都不赞成让这三人出任代理首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