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衣带水(2 / 2)

加入书签

这也就是周军选择在距离护城河三百步远的地方安营扎寨的原因了。

护城河很宽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河上没法设置吊桥,而只能架设固定的桥梁,此时却已经统统撤去了桥板,不过桥墩仍在。

这个特点就说不上到底是利还是弊了,进攻方固然无法通过砍断桥索放下吊桥就获得一条通道,防御方却也没有了迅速出城反击的道路,自撤去桥板的那一刻起,南唐军其实就已经选择了死守。

“二十余丈也不过就是一衣带水,我看这外秦淮冬日水浅,人马均可徒涉。唐人用天然水道作为城壕,宽固然是宽了,河底却是少了淤泥陷阱,河岸更是平缓可以步行,也不如人工挖掘的壕壁那么难以攀爬,这样宽却是未见得有利呢。”

潘美却没有为金陵城壕的壮阔而惊叹,反而是从中看到了适合己方的战法。

听着潘美的分析,曹彬点点头:“都监此言有理,虽然冬日水凉,不过城壕水浅,正好有利于我马步军徒涉,唐军背城而阵,其实毫无成算。只是各种攻城器械却难以徒涉至城下,尚需等待舟楫齐备,而且陛下反复叮嘱攻城不必急于一时,当以降低双方伤亡为重,故此我军也不必操之过急。”

“嗯,你说的倒也是……原本我是想明日一早就率军徒涉过河,将城下之唐军击垮,然后迅速攻城。现在想来,这样做的确是操之过急了,与陛下的深意不合,虽然河水浅涸,大江之中的水军无法进入,那也完全可以等军中工匠打造好舟楫再说。”

对于曹彬的提醒,潘美想了想,不禁大以为然,于是压住了内心的兴奋急切,开始琢磨着怎么完善皇帝的交代。

“这却又不尽然了,攻城可以慢慢来,可以等到舟楫齐备足以运输各式攻城器械之后,尤其是可以安全地载运火药过河。不过都监意图明日率军过河,以迅速击破城下的敌军,这倒是可以做一做的,将唐军彻底驱赶进城之后,我军的行事将会更加游刃有余,唐人樵采之路会更快断绝。”

见潘美接纳了自己的意见,曹彬并没有欣欣然飘飘然,反倒是对潘美的基本想法大力支持起来,只是对相关计划稍事补强了一下。

…………

“什么?!周军已经于今日黄昏进抵城西、城南,还有周军大将靠拢外秦淮河窥探?可惜了我天德军!可惜了那百十杆特制的火铳……”

周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很快就在金陵城内传播,别说是李弘冀君臣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汇报,就是对普通的市民现在都已经瞒不住了,毕竟西门那边的商户行旅都被堵了回来,石头山清凉寺的僧人也已经逃入了城中,最后发展到整个金陵城四门紧闭、全城戒严,这种情况已经瞒不了任何人了。

当然慕容英武得到的基本上也是第一手消息,而不是城中百姓间的汹汹传言。

虽然作为采石方面陆路都统丧师数万,落得个孤身逃回,不过李弘冀最后也没有特别追究他的罪责,尤其是在火器方面仍然主要得依赖于他,所以慕容英武依然是南唐朝廷军事方面的重要一员。

正因为如此,金陵的城防是交给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慕容英武却还是可以得到第一手军情,只不过他听到中军虞候通报军情的第一刻,感叹切齿的就是他在新林寨的惨重损失。

城西的外秦淮河只不过才二十几丈宽嘛,如果在那里驻扎有他的天德军,天德军的手里面有他根据周军火铳仿制的特制慕容铳,一杆两杆不敢说,百十杆集火射击的话,那跑到河对岸窥伺的周军大将恐怕就会没有命在了吧?

想到这个,慕容英武就是特别的遗憾,特别的不甘……自己为什么会在出征采石矶的一战当中那么孤注一掷呢?把全部的火器新军、全部的火铳和半数的震天雷全都砸进去了,结果对周军作战是一无所获,而所有投入的东西却彻底地消失了,只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稍微留一点下来呢?

就是留下来的数千枚震天雷,冲着抛石机那可怜的命中率,还真的是不够用多久的,虽然李弘冀又一次听从了他的建议,军器监完全放弃了火铳的制造,转而全力制造震天雷,这几天也才只是做了几十枚。

一旦周军大举攻城,皇甫继勋为了安全,肯定是如同雨点一般的把震天雷扔出去,等到用完了库存的数千枚之后,每天十几枚的产量够干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