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风雨欲来(1 / 2)
以至于当武昌起义爆发时,国内的报纸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表现出过分的惊讶,国内外的反应也没有原本那么剧烈,但清政府的反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此时感到了火上浇油的揪心感,南方本来已大乱,没有一个省是安宁的,此时再生事端,一股气数已尽的态势初步展现了出来,深深压在了清廷统治者的心头,让他们夜不能寐,日不能食,摄政王载沣等人正在焦头烂额地讨论着应对之策。
经过多方激烈争论之后,载沣却找不到合适的军事将领出来主持大局,最后无奈只好听从了朝臣的建议,决定让被他以足疾为借口,开缺回原籍的袁世凯重新出山,执掌北洋六镇精兵。
而袁世凯也像历史上那般,故作姿态地拒绝了载沣等人的好意,称病不出,随后在朝廷旨意再三下达之后,才不紧不慢地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执掌北洋精兵,准备重新排兵布阵,应对南方自上而下,由东到西的混乱局面。
事实上当苏南事变发生时,清兵的反应较为迟缓,因为当时真正当权的皇亲国戚,能打仗的寥寥无几,若是袁世凯早点出山,或许李天成的压力会大上许多。
但袁世凯是只考虑自身利益的真小人,他根本不可能为了清廷做出舍生取义的事情,因此他的出山,并没有给武昌起义带来灾难性的恶果,也没有将革命的火种彻底扑灭,而是在袁世凯的纵容之下,各省随后纷纷崩溃,清政府一路倒台,一发不可收拾,试想如果袁世凯真的卖力发兵攻打革命军,恐怕革命党人没有那么容易就取得胜利,很可能又会上演一次曾国藩对洪秀全的剿灭战,而革命军的命运则不容乐观。
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国内的混乱局面,已远不能与太平军所处的历史时期相比,袁世凯也是聪明透顶的人物,审时度势、笼络人心是他看家的本事,但此时袁世凯的立场还站在清廷一边,虽不是心甘情愿,但姿态还得摆在那里。
关于武昌起义,此前革命党人曾经为在广州,还是在武昌发动起义,发生过较大分歧,反对武昌起义的人认为清兵从北方调兵至湖北,可朝发夕至,这样对于新生的革命军而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支持武昌起义的孙武等人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武汉有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可谓械精饷足之地;且武汉又是水陆交通中心,江南有湘赣呼应,粮秣运输便利,江北有武胜关险要可守,东南一带,传檄可定;而湖北由腐败官吏瑞徵当道,他此前竭力主张铁路收归国有,引起民愤滔天,又同皇亲国戚载泽等人表里为奸,国人早已痛恨他们的逆施倒行之举,倘若义旗一旦举起,全省百姓势必都会积极响应。从兵力、武器、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优越条件来看,是广州无可比拟的,最后的结果证实,选择在武昌起义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次武昌起义与历史上略为不同,但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未变,主要过程也差不多,蒋翊武被推举为革命军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惟举为参谋长。政治上,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
起义的号角吹响之后,革命军经过一夜浴血鏖战,到10月日3上午,武昌全城已光复。九角十八星革命军旗帜在武昌城头上高高飘扬。次日,起义军又收复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全在革命军掌握之中。
李天成在十月三日上午,立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发表了公告,表示对武昌革命军的支持和理解,这样做是在政治上的一种姿态,因为自己此前一直贯彻与同盟会革命党人积极合作的政策,不过他心里十分明白,他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既联合又打击,三国时,孙权与刘备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需要对方时就把酒言欢,抱成一团,不需要对方时,就一脚狠狠地踹在地方的脊梁骨上,反目为仇,大打出手,李天成和孙中山同样都为此做好了心理准备。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李天成立即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制定了一些列应对策略,因军务而无法到场的将领皆通过电传转发了会议内容和决定。
袁世凯出山比历史上更加快速,清廷在十月三日上午便颁旨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拒绝后,清廷连下三道圣旨,要求袁世凯立即挂帅,到十月五日,袁世凯便宣布挂帅,出山担任北洋军统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