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变相支援(2 / 2)
顾祝同也好、孙立人也罢,他们都是火线上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早就被战火锤炼得心硬如铁。饶是如此,当一场战斗结束后,他们看到敌军阵地上那躺了一地的尸体以及被血水染成褐色的土地,他们还是会忍不住暗暗心惊,被这一次战斗的残酷性所震慑到。
中日双方鏖战经月,对于日军的特点顾祝同和孙立人已经研究透彻。在他们眼中,日军除了极少数的部队可圈可点还堪称强军以外,其它的悉数为炮灰。正是考虑到日军这个特点,还在甘邦的时候,顾祝同和孙立人就讨论过这样的战术,即利用已方装备上的优势,将一定数量的战车部队集结起来发动一次强攻,趁日军后面的部队来不及注射兴奋剂,一鼓作气形成突破。没有注射兴奋剂的民族独立军那就是绵羊,肯定兵败如山倒。那样的话,赢取一次大胜也不是没有可能。
顾祝同和孙立人一直犹豫着没有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顾忌的正是日军的五十特攻机部队。日军的五十特攻机部队对上中国空军固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对于中国陆军特别是战车部队,用克星来形容也不为过。毕竟,相比日军的五十特攻机,中国方面即使是最先进的“山魈改”重型坦克也完全不具备速度上和装甲上的优势,所以一旦被五十特攻机锁定,除非机组成员能够见机得快及时逃脱,否则就注定车毁人亡。
南海舰队倾覆在即,远征第三集团军完全放任不理肯定说不过去,既然日军进攻南海舰队的是五十特攻机部队,那至少意味着他们用于防守的五十特攻机会少上许多。如此一来,选择这个时间段发动强攻,是不是意味着成功的机会会高上许多?
顾祝同比较谨慎,按他的意思,稳妥起见出动一个师左右的装甲部队足矣。既能保证给予日军重击,又不至于在可能出现的五十特攻机反击下造成太大的损失。对此,孙立人的意见却是截然相反,认为不出手则已,既然出手就要保证打痛小鬼子,否则不足以让小泉敏一郎调回进攻南海舰队的五十特攻机:“顾老总,我觉得我们必须坚定这一点,即我们之所以要发动这一次强攻,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南海舰队减轻压力!所以,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必须彻底打痛小鬼子!”
按照孙立人的意见,远征第三集团军毫不保留,集结了在南线的全部装甲部队投入这一次强攻。
战斗是在鸠山船肋准备向南海舰队发动最后一波进攻的时候展开的,随着孙立人一声令下,共计五百余辆坦克以及六百余辆的装甲车浩浩荡荡的开出了隐蔽阵地,在后方炮兵部队的炮火掩护下,轰隆隆的直接向日军阵地碾压了过去。
日军此时驻防一线阵地的共计两个师团零一个大队,其中只有这个安川大队是正规部队,而两个师团则都是民族独立军。
中国炮兵忽然发炮,安川大队的大队长安川刟次郎以为是中**队发起了新一轮进攻,所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卧倒,卧倒!”他一边大声朝外喊着,一边将安全帽磕到头上,然后缩进了身后的防炮洞。
安川大队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相当于监军,所以虽然他们也处于前线,却是位于那两个师团的民族独立军身后。于是,等安川刟次郎感觉到不对,听得见战车引擎的轰鸣声时,一切已经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