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变生(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四章变生

公孙恭任辽东太守之时,公孙晃、公孙渊兄弟还小,此时两人长大,公孙恭无后,公孙晃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公孙晃的脾气与公孙恭差不多,都是较为温和。而公孙渊却不同,他才俱文武,性情刚烈,在军中很有威望,征杀四夷,杀敌染血,斩尽杀绝,不会有任何放松,这一点极似他那个同族不同支的长辈公孙瓒。眼下辽东之乱,就是要起自这个公孙渊。对此,有识之士自然是洞若观火,但是天下事就是这样奇怪,反倒是至亲之人居然无所察觉。公孙恭对公孙渊这个侄子还是爱护备至,不加防范。其实说起来,若说公孙恭一点觉察也没有,也并不可能,但是公孙恭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这个侄儿,性情刚烈些是有的,但却不至于伤害自己,毕竟是自己将他一手带大。他既然如此想,疏不间亲,旁人自然也无从置喙。

此时听李昴将此事说出,李晟、关索和牵弘都是吃惊不小,齐问该当如何。

李昴一笑,取出酒囊,自倒了一碗马奶酒,问道:“你们可用?”李晟生在西疆,点头说要,牵弘随父在北疆长大,自然也不怕马奶酒的腥膻之气,关索见状,虽然闻着气息并不好闻,但却不肯示弱,道:“我也来一碗。”李昴左臂执囊,信手挥洒,那酒从囊中一泄如注,恰恰倒满,却并不溢出半滴,口中道:“这有什么,辽东之地。位置偏僻,民风强悍,公孙世家多年经营,根基自成。眼下我军直逼涿郡,曹魏无力顾及辽东,此时实是他们扩张实力的大好时机,但此时他们生了内乱,简直是天助我季汉。何必在意?眼下我的想的,却不是如何避免这场争端,反是如何让他们打得热闹些。”说罢,端起酒碗一口喝尽,接着再次倒满。

李晟大摇其头:“哥哥,我总以为自己够坏的了,哪知和你一比,才知道我简直是一个大善人。”

关索正强屏着气饮下半碗马奶酒。听得此言,扑得一声,酒水从鼻口间喷出,连连大咳不止,却犹自道:“你也算善人。那我就成仙了。”

牵弘却道:“公孙家虽然自立,却毕竟是汉人苗裔,也抵挡着北面的鲜卑、扶余、柔然等部,若伤得太厉害了。只怕辽东会再遭胡人进逼。”

李昴一笑,很有深意的多看了牵弘一眼:“牵小将军说得不错,不过你误解了我地意思,这辽东之乱,我们要的大乱不是乱军队,而是乱襄平公孙世家。何况他们也不是傻子,也不会平白把全部的兵力都拼在这个权位上。眼下的争端,不会轻易出襄平城。”

“眼下辽东军队。一部在西面的徒河,以挡曹魏,由将军杨祚率领,一部在北面的侯城,以挡高句丽和鲜卑等胡部,由将军卑衍率领。这两部皆是精兵,但此次辽东之乱,他们不会参与其中。他们会等着公孙家打到最后。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他们才会服从谁。这辽东风俗,在这方面与大漠相差无几。其余几部皆在襄平。实力最强的当然还是公孙恭地亲兵义从,大约一万五千人,其次是公孙渊这几年发展起来的铁骑营,听起来与我的铁骑军倒有几分相似,我曾看过,论起嗜血来大约不在我的铁骑之下,但论起纪律来只是一盘散沙。不过在辽东,他们的战力已得得最强的了。”

“那么,谁会赢呢?”关索终于止住了咳声,用袖子擦着脸上的酒水,赤红着小脸问道。

“正面相抗,自然是公孙恭势大,但公孙渊身在暗处,所以当是五五之数。”李昴笑着,又一大碗马奶酒喝了下去,他似乎饮的不快,倏忽之间一碗便尽,却并不滴洒半点。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介入这场内乱呢?”李晟问道。

“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到时侯,自然会有人来求我们。虽然此来辽东,我只带了八百铁骑,但凭这些铁骑,足矣决定胜负之数了。至于眼下么,我们且喝酒。”

铁骑军驻在襄平城外,芳洁谷旁不远,保护芳洁谷也方便,无论襄平城如何乱,也不能让乱兵惊了谷中之人,一群大儒也就罢了,何况还有管宁和曹植在。

李昴猜对了,公孙恭虽然没有动静,但公孙渊却派人前来,对李昴很是表达了一番敬仰之情,并送上宝物若干,拉拢感情。李昴笑着收下。

不久,公孙晃也来了,公孙晃一来,就要求驻在汉军不走了。李昴问他缘故,他说怕被其弟所杀。眼下公孙渊已现反意,而公孙恭却不信自己这个侄子会造反,公孙晃去提醒,却被骂了出来。李昴笑着摇头:“我为宾客,非公孙氏族人,不可能帮你。”公孙晃央求道:“辽东已降季汉,自然是季汉地臣属,王爷身为中郎将,总督北疆,可不能不管啊。”

李昴笑道:“辽东之事,自然是与季汉相关,但若是你的家事,我便不好插手了。除非……”

公孙晃心念已灰,忽听又有转机,连忙问道:“除非什么?只要公孙晃能做到的,自然无不应允。”

李昴笑道:“没有那么麻烦,我只要占在理上就可以了。一旦有事,你可以退到芳洁谷来……”

。。。。。。。。。。

这一天来的好快,似乎只是眨眼之间,襄平城中就乱了起来。

公孙渊奏请公孙恭,说城中多有流言,说自己欲不利于叔父,实在是天大的冤枉,自己为了避嫌,准备在其幼子公孙修弥月宴后,引军到侯城抗击异族,守护辽东地北大门。公孙恭见公孙渊一个昂藏的大汉在自己面前悲悲戚戚,凄凄惶惶。也不由心生怜惜,好生安慰了半日。哪知道,这本是公孙渊欲擒故纵之计,他一面大肆宣扬自己要离开襄平,一面以以弥月宴的机会大肆宴请城中各处官长。襄平城中,一片喜气洋洋,平静详和的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