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点滴往事(1 / 2)
上小学天天写日记,上中学还要天天写日记,严希曾经很烦,同学们也多有抱怨和反抗,却无甚作用。这日记并不是语文老师要求写的,而是交给班主任的,说白了,就是班主任通过日记掌握学生的日常动向以及心理变化。
这一刻,严希却十分感谢这日记本。她把整个脑袋都塞到课桌里,一页页翻着,陷入回忆里。
1997年5月26日星期一晴
昨天去王丽烨家,她说想像以前一样,和我在一起上学。
丽烨上的是实验中学,她还是和以前一样,说话很很小声,她说在那里没有新朋友,也没有老朋友。
班里的同学嘲笑她说话像蚊子,没有人愿意和她玩,就连上体育课,老师都担心她受不了太激烈的运动,而让她在一边休息,脱离在班级之外……
从丽烨的话里,我可以感觉到她的孤单和难过。她的脸上没有了以前的神采飞扬。我多希望她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我怀念那个在石榴树下躺椅里肆意踹我的女孩。
叔叔说,“丽烨,小希现在是可以转到你的学校陪你,可是以后呢,上高中,上大学,工作,你们不可能永远不分开。没有人能陪着你一辈子,我和你妈妈也不能。你长大了,就要学着去适应长大,去和人相处,不要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自卑,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妈妈说,要去实验中学的话,可能要交几千块钱,况且不一定能和丽烨一个班。还是希望丽烨能听王叔叔的,重拾笑脸吧!
严希摸着日记本,脑海里浮现出记忆中那张年轻的脸庞。晶莹白皙的肤色,两弯柳眉下杏眼含笑,挺俏的鼻子,樱桃小嘴,活脱脱一副美人胚子,与常人所说的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甚是歪瓜裂枣的说法背道而驰,人也聪慧,最重要的是,身体还算健康,只是体质稍微弱些,声带也不好,天生说话声音细小。
严希的回忆里的王丽烨都是小学时的种种。王叔叔在图书馆工作,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书籍,由于高敏君影响,严希自小对书就有莫名的喜爱,一来二去,和王丽烨成了好朋友。又因王丽烨家离学校只有几步之遥,中午放学常常把那当做自己家,就连课间10分钟,两人也会拉着手跑回去喝口水或者吃个水果。
再说王丽烨,爸爸妈妈本是表兄妹,无奈被醉酒的月老绑错了红绳,饱受内心煎熬与挣扎之后,他们力排众阻,甚至不惜与家里断绝了关系,结为夫妻。
要说这两人也是勇气可嘉,只凭着一句“无论什么后果我们都一起承担”就脱离了家庭,为了印证这句话,也并不搬走,视别人的眼光和言语于无物,恩爱甜蜜的生活在自己的小院子中。
甚至,有了孩子。
丽烨的平安降生,健康成长,着实让夫妻俩心上的石头放下了,每每看着聪慧、美丽的女儿,他们更坚信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是,丽烨越来越内向,不爱和别的小孩一块玩,不爱出门,整天以书为伍,几乎到了孤僻的边缘。再看到那些小孩对丽烨的指指点点,让本就声带不好的她在公共场合声音越发细若蚊蝇,俩人再度心焦起来。
尽管抱着什么样的后果,什么样的惩罚他们都有勇气承担的决心,却害怕惩罚降落到他们孩子的身上。孩子是他们爱的结晶,是他们挣脱枷锁的见证,是他们午夜梦回内心不安时的安慰,是他们前行的希望。
严希,在整个小学期间引领着丽烨融入到集体中,日渐开朗,偶尔能带大帮同学到家里玩。尤其是两人共同署名的作文在小学生刊物上发表后,自信增强,课堂回答问题不再有障碍,这让他们再欣慰不过。
“哎!”严希无声叹息,该说强求总需要以物交换呢,还是命该如此?总之,王叔叔是英年早逝了,只剩下孤儿寡母艰难救生,受人冷语,最后背景离乡,不知搬去了哪里,自那以后,再没见面,也不知那个眼睛闪亮的女孩,长大后是一副什么模样,日子过的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