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密约和土匪(1 / 2)
对于德国人,李国勇向来是抱有好感的。熟知历史的李国勇,除了对德国人1898年3月强行租借胶州湾,以及就快到来的由德国人挑头的八国联军极为不满外,他知道其余绝大多数时候,中德两国的关系还比较亲密的。
从1876年,七名中国军官到普鲁士首都柏林留学,到十九世纪末,德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都没有停止过,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以及影响甚至达到了顶峰。
八年抗战,没有德国在战前协助中国建立军火生产体制、提供贷款、建立新型兵工厂,中国的军力将可能无法支撑八年之久;仅著名的淞沪会战,靠着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与协助,加上新式德制陆军的投入,才足足打了三个月之久。
诚如李国勇所期盼的那样,对中国以及对新任江苏巡抚很有好感的克纳佩,几乎没有什么考虑,一口答应了李国勇提出的一揽子军事援助要求。包括派遣至少三个德国军官顾问团指导江苏新军练兵;提供三百万英镑的低息贷款;协助李国勇在五年内建立一枝中等规模的海军;对即将成立的兵工厂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德方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一个是要分享其他列强在江苏的商业利益,一个就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欧洲冲突中,李国勇必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使中国政府能站德国这一边。
对于这个协议李国勇相当满意,和英法两国比起来,人家这才是将来真正可以长期合作下去的朋友。
和克纳佩越谈越投机的李国勇,晚上在上海老荣顺馆宴请了德国领事。
被李国勇灌得有七八分醉的克纳佩,拍着同样醉醺醺的李国勇肩膀说道:“巡抚大人,不管中德间将来发生了什么,我希望我们永远都是朋友。”
第二天上午醒来头还是昏沉沉的李国勇,马不停蹄地接见了上海的大小官员,下午又来到了未来的老丈人王清源家中讨论上海的经济状况。
这其中的辛苦,让李国勇连声叫苦,怎么来到古代,来自当上了堂堂巡抚,日子过得比自己那个时代还要衰啊。他这么叫苦,惹得随他东奔西跑,眼眶黑黑的贴身侍卫郑彪对他大翻白眼。
对未来女婿非常中意的王清源,向李国勇引见了个人:“明逸啊,这是我的一个世侄,姓陈,名其美,现在在家里也闲着没事,他又不愿意从商,明逸你看看能不能帮他找个事做。”
李国勇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陈其美?陈英士?我靠,这可是个nb人啊,著名的革命党人,未来的上海青帮大头子,沪军都督,这就让自己碰上了?
“莫非是陈英士?”李国勇不放心地问了句。
王清源,陈其美都奇怪了,巡抚大人怎么知道陈其美的表字是英士?今年才二十一岁的陈其美可不敢多想,恭敬地道:“回大人,您说的正是。”
开心的快飞起来的李国勇连连道:“好好,很好,以后你就跟着本大人好好干吧!”
连续的忙碌让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三国领事约定的时间。
同样在美国领事馆里,李国勇和美英法三国经过差不多一晚上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上海密约》。密约规定由美英法三国联合向李国勇提供一千万英镑的贷款,年息被又是拍桌子,又是倒苦水的李国勇降低到了三厘,其它条件,基本上和李国勇原先约定的差不多。
三国得到的最实际的利益,是上海东自杨树浦桥起,至周家嘴角止;由静安寺划一直线,至新闸苏州河南岸止;南自法租界八仙桥起,至静安寺镇止;北自虹口租界第五界石起,至上海、宝山两县交界之线,至周家嘴直线上为止,全部划入了新的租界范围。
这点让李国勇心疼得滴血,mmd,这可都是老子的地盘啊。
密约的顺利签署,让四方都很高兴,三国领事也再次重申了对李国勇绝对地支持,不过李国勇可不会把这种承诺当真。
在上海办成了这件大事,心情大好的李国勇,带着郑彪陈其美洋洋得意地回程了。一路上,郑彪和陈其美算是领教了他们顶头上司的自吹自擂。
好容易在李大人的恶心吹嘘中熬到了苏州巡抚衙门,率先前来迎接的就是杨度。见了李国勇,杨度二话没说就拉着李国勇到了自己的卧室。
也不给李国勇喘息的机会,杨度兴奋地道:“明逸,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