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社会分工与可替代性(2 / 2)
“你这么说,意思就是我们读这么多年的书,完全都是白费劲?”魏林很不高兴地问道:“不如初中毕业之后立马去工地搬砖?”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搬砖是不是也是一个技术活呢?”王豫文转过头来看着魏林,答道:“就像咱们工程训练的时候看到的车钳铣刨磨,在外行看来,不也一样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吗?我们总是在排他的自我潜意识驱使的本能下,习惯于忽视别人的专业,进而否认别人的努力,但是现在反过来想一下,我们在读大学,人家农民工也没闲着,人家也和我们一样,不管是否情愿,也在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其实,说得客观一点,咱们这些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大学生,和那些农民工不就是承担了不同的社会分工而已吗?有什么好自以为是的?你这样想,所谓的硕士、博士,在古代,不就是高级一点的匠人么?咱们扪心自问,我们这样的本科生,真的接触过什么好高大上的技能吗?全都是一些基本的概论而已!”
“那么,社会上那些赞赏大学生,对大学生寄予厚望的舆论都是一种存心的欺骗么?”魏林继续追问道。
“那主要是因为这一代人正好是以独生子女居多,天然地就更吸引舆论的关注。”王豫文答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这帮人大多数都是因为小时候娇生惯养,所有人都围着他们转的缘故,有少爷病、公主病,因此才会自视甚高么?”魏林不依不饶:“可是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农忙的时候,我还要帮着家里干农活呢!”
“恰恰相反,一个真正被当作少爷、公主养大的男孩或女孩,是不会有少爷病、公主病的。那些自以为是少爷和公主的人,表现出的种种让人讨厌的迹象,都是源于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性的不被重视,不够被爱的记忆,可能是父母亲与其他亲人由于各方面原因的无法兼顾,因而,现在则在潜意识中报复性地需要别人过量的注意与重视,纠结于一些琐碎的细节,吹毛求疵,斤斤计较,反应过敏。”王豫文笑道:“所以,请恕我直言,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家庭状况不是太好,我们自己乃至整个家庭,才会把读大学视为改变自己社会底层命运的救命稻草,对大学文凭抱有太多的不理性预期,还认为读个大学就像古代考上了进士一样,好像一辈子就此高枕无忧了,对各种大学的排名过于重视的社会现象,就是这种想法的现实表现。其实不管是考大学,还是读硕士、博士,仅仅是现代社会一种分工的手段,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仅此而已,为什么总要习惯性地给这种社会分工赋予太多的意义呢?”
“所以,在刚开始的几年,咱们能胜任的,都是一些可替代性很高的岗位,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太专业和精深的技能。”王豫文继续说道:“很可能是因为,企业定义的专业与精深技能和我们自认为的不一样,我们因为在学校里面待久了,没事就喜欢自吹自擂,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企业也会和我们想得一样,想当然地认为技术就应该一家独大,然而,企业定义的技能多半不是你我能够驾驭的。其实想想,咱们中的绝大多数,除了顶着一个大学生的名头,会啥呢?”
“呵呵!虽然我们现在挣钱少,但是,我们比那些只知道钱的商人更懂道理!”魏林好像很不服气,答道。
“哈哈,类似的说法,我们是不是在网上和自己成长的经历中,听说过很多次呢?”王豫文突然笑起来:“比如咱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是不是经常会对我们说‘虽然我学习成绩比学霸差,但是我比他更懂社会上的规矩河道里!’进而,把我们说成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以获取心理安慰。所以,在这种完全相同的自我潜意识驱使的本能下,我们这些自视甚高的大学生,在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基本也都会习惯性地认为别人在其他方面必然比自己差,以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那么,现在我们屏蔽掉这种自我潜意识的影响,好好想一想,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别人之所以比我们强,就是因为别人比我们知道得更多,能够理解我们无法理解,甚至根本就察觉不到的现象呢?那些在我们看来蝇营狗苟、不屑一顾的社会运作过程,在别人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很专业的技术活。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将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真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