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辽东三杰(2 / 2)
管宁明白田豫虽然独当一面,但并非明主,本要举家离开之时,公孙逸正巧到来重掌骁骑军,第一时间向他送上拜帖,管宁心动之下,绝定考验公孙逸一番。
遂将拜帖留下拒不回复,没想到位高权重的骠骑大将军公孙逸十分重视,连续送上九十九次的拜帖。
这一日,管宁刚刚回复,公孙逸并未携带随从,马不停蹄的策马而来,管宁对公孙逸多有赞许,将栽种的茶药送上,公孙逸毫不迟疑将陌生人的赠予的茶药喝下,尤其是在这种随时有人会害他性命的情况下,这份胆量令人敬佩。
再看公孙逸谈笑自若,当得知身份时大喜过望的神色,让管宁心中一阵感动,管宁淡泊名利,但也期待明主,跪地想公孙逸表示效忠。
“正是管宁,主公之赞愧不敢当。”管宁连忙躬身一礼。
“快坐,快坐。”公孙逸满面欣喜,忍不住哈哈大笑。
现如今公孙逸身边虽然有田豫这般帅才,但缺乏智谋之士,缺少懂得政治大局的谋士,别看公孙逸与田豫将酸枣治理的井井有条,但都是表面现象,未来该何去何从公孙逸思路并不清晰。
直到目前,公孙逸利用的都是对未来的先知先觉,一旦未来发生改变,猝不及防的公孙逸,很有可能遭遇到处在洛阳东郊惨败的结局。
寒暄片刻,管宁忽然面色一肃,欠身抱拳道:“主公,现如今看似平静,其实暗流涌动,不可不防!”
“幼安之言甚是,只是董贼势大,外患威胁更令人担忧。”公孙逸看着管宁提出内心担忧。
公孙逸当初未能刺杀董卓一直耿耿于怀,今日定要在战场之下斩下董卓头颅,以告慰惨死于洛阳北郊的北军将士。
“非也,主公,董贼看似暴烈,以强兵慑政,掌控朝政显赫一时,不过其倒行逆施,威压帝王,残暴无度得罪了天下人。”
“朝廷内欲除董贼者甚多,那些被西凉军残杀劫掠百姓,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董卓帐下西凉军与并州军多有间隙,将领之间争锋相对,并非铁板一块,若是关东义军用兵得当并不可惧。”
“那幼安的意思是?”
“事有轻重缓急,对主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抵御来自义军的威胁,各地豪强领兵来此,大多数军粮饷银都是靠以战养战劫掠而来,路途之上尚可洗劫郡县、攻伐山贼,早已劫掠成性!”
管宁微微叹气,似乎想起了当初看到乱兵洗劫村庄后的凄惨景象。
“但近来在酸枣县周围驻军,虽然有主公提供钱粮,暂时可以稳定军心,一旦盟主到来,恐怕事情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袁绍并非易与之辈,身为盟主统领天下豪杰,倨傲自不必说。”
管宁顿了顿,眼看公孙逸洗耳恭听接着道:“一旦袁绍领军到来,必然要求领军进入县城驻扎,各路豪强必然效仿,主公若是答应,无异于引狼入室,若是不答应便会被袁绍视作董卓一党,一旦群豪群起而攻之,恐怕酸枣县难保。”
公孙逸心中一惊,虽然当初已经想到要提防各方豪强,并且令田豫整备军马,修缮城池,一旦诸侯间相斗,也好及时应对,并且下定决心要让袁绍等人居住在城外,但没想过管宁所说,若是以后袁绍到来,的确会陷入两难,现在想来先前的考量是多么肤浅。
若是一旦战起,公孙逸若是领军前往攻伐董卓,很有可能后方起火,被袁绍等人一锅端,历史上袁绍谋夺冀州时可没有丝毫手软。
若是公孙逸全力防御诸侯,不领军前往岂不是有违初衷,还有可能被袁绍诬陷是董卓一党,此时袁绍的一句话,可是比圣旨还有用。
公孙逸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深拜一礼道:“还请幼安教我!”
管宁深吸一口气,犹豫半饷出列跪地道:“主公,酸枣县现如今与董卓争锋相对的确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咽喉之要冲,只是一旦形成关东义军驻扎在此,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作为根据地的意义,愚以为,委身而去占据稳妥之地,才是上策!”
管宁是反复考虑,才决定冒险向公孙逸提出建议,古来为一方霸者,占据城池地域是基本,眼看公孙逸辛辛苦苦将酸枣县打理得井井有条,方圆近千里都是势力范围。
若是此时丢弃转移他处,很有可能血本无归,还弄得无家可归,这一条建议十分凶险,不是每个人都能舍弃手中拥有的东西,何况是千里之地。
更重要的是,公孙逸此时兵势正盛,管宁无异于在泼冷水,公孙逸身为骠骑大将军,岂有不怒的道理。
古往今来,武死战,文死谏,管宁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