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差之毫厘(2 / 2)

加入书签

纸包不住火,虽然三令五申不得传出消息,但董卓遇刺,重伤之下甚至无法登朝而立,险些命丧黄泉的的消息还是被天下所知。

刺杀董卓的义士公孙逸音讯全无,好似凭空消失一般,一时天下震动,不少有志之士不仅感慨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同时也十分关注公孙逸的去向,一时公孙逸名震天下。

数日后,公孙逸还是无迹可寻,将洛阳翻了个顶朝天的西凉军根本找不到公孙逸的去向,倒是杀了不少权贵士流,劫掠烧毁了不少府宅。

董卓迫于压力,只能下令西凉军归营,只是暗暗在四处城门布置了不少的伏兵,只待公孙逸一出现,立刻将之擒拿。

看不惯董卓专横跋息的曹操,改换姓名,带领几名随从,毅然逃出洛阳,董卓对曹操极为信任,而曹操却背叛他逃出洛阳,震怒之下,立即遍行文书,画其肖像,派人星夜捉拿曹操。

曹操逃出洛阳后,快马加鞭,晓行夜宿,走小道,越山林,绕过函谷关,往老家陈留县而去。

此时曹操的画像早已遍布郡县乡里,只是那公孙逸的画像比曹操多了一倍不止,曹操虽然小心翼翼远远避开,但依然不慎被守城小吏认出,曹操又饥又饿,哪里是一群精壮的对手,不到片刻便被压倒在地。

曹操虽然大喊你们认错了人,但这些城门小吏哪会听从,不到片刻,便将曹操五花大绑押回府衙。

县长听闻抓住了朝廷通缉的要犯,一时大喜过望,这个县并不是大县,人口本就不多,加上天灾人祸,霍病流行,大多数精壮百姓都携老带幼远走他乡。

此县虽然是过路咽喉之地,只是地处偏远,来往的行商屈指可数,实在没多少油水,当初为了买下县长的银钱还没赚回来。

听闻这要犯价值千金,县长岂能不喜,大喜过望的同时,立刻令人策马将擒拿要犯的消息向京城朝廷直接通报,免得被上面的官吏扣押,决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只是此地距离京都洛阳路途遥远,一来二去倒是会耽误不少时间,只是县长索然无事,倒是很有耐性,每天将好吃好喝的供着曹操,免得想不开来个自杀,若不是不知该说什么,那县长一定要去和曹操谈谈心。

深夜时分,曹操在牢狱里来回渡步,虽然心怀大志欲举兵对抗董卓,奈何却困在这方寸之地,一旦京城来人,曹操自知必死无疑,想到董卓的残忍手段,不觉后脊一阵发凉。

忽然牢狱尽头,传来两声低沉的轻响,忽然一壮汉快步而来,摆手示意禁声,快速将牢房打开,曹操心中大喜,虽然不知是谁施以援手,但心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曹操一路跟随壮汉走出监狱,眼看门前立一大汉,手持的尖刀尚在滴血,地上数具尸体横陈,能如此悄无声息的干掉几人,这两个大汉身手实在不俗。

“曹大人,这边请。”先前打开牢狱的壮汉微微欠身向曹操示意。

曹操逃出险境,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也不再怀疑,跟随壮汉朝着远处逃去。

曹操刚刚逃走不久,一众牢狱前的尸体便被发现,很快县中锣声阵阵,心急如焚的县长亲自督令,县尉率领县中全部兵甲全县搜捕,只可惜曹操早已不知去向。

一座破败狭小的庙宇,月光撒入倒是看得真切,当曹操步入庙宇的一刻,眼看迎上来的公孙逸,立刻抚掌大笑道:“若非贤弟救我,恐怕我曹操必死无疑。”

“曹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即便我不出手,想必也是无恙。”公孙逸并未居功,况且这的确是大实话。

“大恩不言谢,现如今你我都是要犯,若是以大人相称岂不生分。”曹操拉着公孙逸爽朗大笑着言道。

患难见真情,曹操虽是世之枭雄但那也是多年以后的事,现如今的曹操依然情真意切,爽朗豪迈。

“曹兄在上,请受在下一拜。”大树底下好乘凉,公孙逸自然不会拒绝曹操的善意示好。

“救命之恩,该是在下拜谢才是。”曹操也连忙躬身拜谢。

“不知曹兄有何打算?”一行四人随意吃了一点面饼充饥,公孙逸明知故问的询问。

“不瞒贤弟,我欲号召天下群雄共伐董卓,此去陈留正是为了募兵,不如贤弟随我同去?”

曹操是真心实意,虽然其中不乏有救命之恩的感激,但公孙逸能在一年之内,在险险环生的情况下控制北军,成为何进一般的存在,能力自不必说,若是一同前往陈留,必然是一大助力。

公孙逸虽然有些意动,只是远遁远离洛都之时早已有了计划,跟随曹操前去虽然可以逍遥自在,但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在关东军会盟之前,抢占地盘,先前的布局,该是施行的时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