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郯县遇诸葛(1 / 2)

加入书签

听闻陶应要进城,那年轻人忙说道:“能否请兵爷通融下,将我也带进城呢?我虽是难民,但我身上有银子,我不会去乞讨的!”

陶应望着一脸渴望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傍晚最后一丝余晖洒落在郯县城墙上,城墙上的士兵也仿佛染成了昏黄色。

如果带他进城,就会有更多的人包围过来求自己帮忙,这郯县又不是自己说的算的,于是陶应只好在马上稽首说道:“很是抱歉,我不能带你入城。不过,你可将你叔父和弟弟名字报上来,如果我在城中遇到,我定会帮你传达!”

听闻陶应愿帮自己,那年轻人慌忙跪在地上谢恩起来:“谢谢兵爷,谢谢兵爷!”

陶应也示意他起来,其实自己就是顺便安慰他的话,自己那么忙,哪有时间帮他找人去?他可是分分中几个城池的事情,又不是开寻人公司的!

那年轻人从地上爬起来说道:“我的叔父名为诸葛玄,年龄大约在五十多岁,头发有些白。我大弟弟诸葛亮,今年十三岁,还有二弟弟诸葛均今年……”

那青年还在说,却不想听到诸葛亮的名字,陶应一个趔趄差点从马上栽下来了。原本想糊弄一下了事的陶应惊喜的差点手舞足蹈起来了。

冷静下来的陶应从马上跳下来,上前就握住了那青年的手说道:“难道你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一听那人居然知道自己弟弟的名字,而且居然还知道自己的名字,诸葛瑾甭提多高兴了。诸葛瑾也紧紧地握着陶应的手问道:“兵爷,难道你见过我二弟?是我二弟告诉兵爷我名字的吗?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一看眼前此人果然是东吴后来的大将军诸葛瑾,陶应激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幸福来的太突然,让陶应一时心里竟然没准备过来。

一提到诸葛亮,陶应第一个念头就是他在南阳卧龙坡隐居。其实说是隐居,说白了就是在卧龙坡种地。他为何会出现在徐州呢?陶应不知道,更不知道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徐州!

陶应不知道的是史料曾记载,诸葛亮的老家就是在琅琊阳都县。公元193年,曹操攻打徐州时,诸葛亮的父亲死了。于是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便领着诸葛亮三兄弟往南方逃难去了。一家人走到郯县时,正好碰到了郯县外的曹操大军。

曹操大军见来了百姓,往来冲突抢夺老百姓的财物。一时间琅琊老百姓四处乱窜起来,诸葛瑾与诸葛玄走散了,诸葛瑾被人群裹挟着去了彭城。

诸葛玄带着诸葛亮等人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听同乡说好像曹操打来的时候,郯县大门打开了。或许诸葛玄就逃到了郯县也不好说。诸葛瑾在武原暂住了下来,武原正在派发土地,很多人便留在了武原,而没有继续流亡江东。

只是按照彭城颁布的政策,对待移民是五百户为一村,但是由于难民太多了,武原县令又下令优先安置凑够一家的难民。于是安置了近大半年时间,很多同乡都陆续分到了地,有了地,又有了新住房,他们反而不回琅琊了,但诸葛瑾却孤身一人,到现在还没分到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