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再赴上海(1 / 2)
第九十七章
话音刚落,门口又有人送来电报,尹维峻出去接了电报回来,方剑雄一看内容便苦笑道:“上海之行要推迟看,徐绍帧带着两个人从蚌埠来,最迟明天到。”
“那正好,去上海走水路安全点,需要时间安排舰船。”尹锐志说着要出门去,方剑雄伸手拦住:“走南京,坐火车去。通过你的关系,安排我见一见黄兴。”
黄兴这个人怎么说呢?在同盟会里头算比较干净!说他干净,是这个人不太玩阴谋。
从蚌埠出发,一路南下,江北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沿途到处在修路,春耕之后虽不太忙碌,地里的活丢给老人,青壮年出门挣辛苦钱很正常。再说了,赶上双抢,工程也是要暂停的,不能耽误农活,这是死规定。
对于所到之处都在修路的现象,跟着徐绍帧一路南下的冷遹和唐之道,心里暗暗称奇。修路可不是一笔小开支,这么大规模的修路,即便是简易的公路扩建和平整,单单是人力投入就不是随随便便能解决的问题。
这两人也是好耐心,一直到过江的时候,轮渡上唐之道才找机会问一个过江的农户。
“壮劳力一天五个铜子,女的也有三个,中午管一顿饭呢,谁家地里活不忙都抢着干?”
“那你怎么不去做?”
“我有手艺,在芜湖厂子里做事哩。一个月有一块半大洋,不稀罕这个。”
与农户的对话,让两位多少有点感慨。并肩而立望着江流,沿途所见所闻者,对比其他地方,真是另外一个世界。
离开南京之后,冷遹还是选择去了蚌埠。不料唐之道先到了一步,这两位又凑一块。徐绍帧对两人的先后来到很高兴,表示一定能让两人得到重用。不过前提是要先去一趟芜湖。见过方剑雄后看他的安排。同时还告诉两人,国防军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战术,两人估计要在芜湖干部培训班呆上一个月。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你能相信么?别的地方当官的都在刮钱,要不是往口袋里装,就是拿去买军火扩充实力。而在安徽这个地界上,到处都在恢复民生。”唐之道不免叹息了一声,冷遹一手扶着栏杆,重重才吐出一口浊气道:“方扶国将精力用于民生,让人担忧啊!”
这个时代的民族精英层,大概是最具忧国忧民思想的一代。从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刺激这一代精英中大多数人,走向武装革命推翻满清的道路。后世有一种说法。满清如果立宪如何如何。实际上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完全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假设。
“两位在想什么?”徐绍帧悄然出现,唐之道与冷遹立正敬礼:“徐司令好!”
徐绍帧现在头顶上带着国防军副司令的帽子,同时兼任第六师长,可以说获得了方剑雄极大的信任。这里头有方剑雄无人可用的苦。也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一番投入没有白费,冷遹和唐之道这两位在这一时期,属于军事上才能比较突出,但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他们在南京与北洋妥协之后,心里不情愿,便先后去了蚌埠。类似这样。不满南京与北洋妥协的人很多,陆陆续续的离开原署南京的部队,投奔到国防军者最近一两个月人数多达百余人。
这些人的陆续投入,极大的缓解了国防军对军官的需求。
“快到芜湖码头了,都精神点。”徐绍帧满意的冲两人笑了笑,心想民党留不住人才啊。有的事情,徐绍帧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手里头有了地盘和权利的革命党人,大多数都在快速的堕落。原本将希望寄托在孙文的身上,不料孙到以后,却对这些现象毫无作为。说句不好听的,南京城里的好多人,连清朝的官员都不如,吃相更难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