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平衡之道(1 / 2)

加入书签

目前,中国虽然已成为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中国对蒙古的政治影响也逐年加大,但这并没有完全消除一些蒙古人对中国的戒备心理,他们总担心中国早晚要吞并蒙古,并认为中国在蒙古投资是对其资源的掠夺。

相当多的蒙古老百姓对中国依然怀有复杂的心态,他们对快速发展的南邻既羡慕又恐惧,既交往又防范。比如:蒙方虽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两国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当国家急需外资时蒙古上层有些人却曾经不愿接受(部分议员反对)中蒙建交以来中方为蒙古提供的最大一笔3亿美元的优惠贷款(这笔贷款是2003年6月一号首长访蒙时双方商定、2005年11月蒙总统恩赫巴亚尔访华时双方签署的),担心经济上过分依赖中国而被控制。在蒙古中下层,老百姓虽然普遍离不开中国物美价廉的中低档生活用品,但很多人却反对中国人在蒙古长期开采大矿,甚至在蒙的中资企业经常遭到不明不白的袭击和搔扰。

总体而言,就是因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些问题,并没有形成像曰本那样的披着羊皮的狼的文化和经济侵略思路,虽然好事儿做了很多,却依然是出力不讨好。

在江风看来,中国在发展中蒙关系上,不能只满足于两国已建立的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是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等已取得的成绩。中国应该在文化层面上加大力度,从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社会心理和民众情感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大文化在中蒙两国政治关系及经贸联系中的催化作用,从而在蒙古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友好邻邦的形象。

事实上,改变中曰在蒙古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因为根据江风得到的另外一份资料则表明,曰本和美国对蒙古的援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倒是不少,实际到位的却非常可怜。美国在与蒙古签定军事协定后同意向蒙古提供贷款和无偿援助多少个亿,十几年来实际到位的资金只有区区几千万美元,还被指定用于推进蒙古的明主化进程,后续资金到现在为止仍然得不到国会批准。

而曰本的情况和美国也是大同小异。据统计,曰本从1991年到2004年共向蒙古提供13亿美元贷款和无偿援助,平均每年1亿美元,但是实际到账的资金也非常少,可谓十不足一。而且,与美国提供的资金一样,这些钱的使用必须在捐助国的严密控制之下,大多数用于所谓的政党开支。

实际上,从一九九二年起,对蒙古提供援助最多的却是中国和德国,中国占了实际到位的资金一半以上,德国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对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粮食、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开支,其中一部分援助不是以货币形式,而是以劳务或者援建的形式出现的。

这样的现实,在江风看来就是中国扭转中曰两国在蒙古人民心目中形象的契机,只需要我们采取适当形式的宣传,不难办到这一点。

江风在这边皱着眉头看资料,旁边就有些人注意到了,心里想着什么事情居然让江风如此不快了?能够让他皱眉头的事情,可真是不多了。

国院政研室的主任王利群就凑了过来,问江风因何不快,江风倒是也没有隐瞒什么,拿着一叠报表递给他看,说道:“刚在蒙古搞了点儿投资,曰本人就坐不住了,正准备着给我添乱呢。”

王利群看了两眼报表,就对江风说道:“这也是很正常的,蒙古地处亚洲腹地,面积大,人口少,是世界最贫困、最闭塞的国家之一。蒙古过去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当了七十年的小兄弟。苏联解体后,蒙古走上世界舞台,成为大国博弈的对象。最近几年,美国曰本大力拉拢蒙古,旨在利用蒙古的特殊地理位置,构筑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包围圈,自然是要有所行动才对得起他们出的那些钱。”

这么说着,王利群又继续去看资料,而江风也在思考王利群的话,并且深以为然。

美国拉拢蒙古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制定的全球明主化战略。美国认为,蒙古经过改革已成为明主国家,因此既把蒙古作为在中亚地区推行颜色革命的一块样板,也把蒙古作为促进中俄两国实行明主化的一种压力。

美国拉拢蒙古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遏制中俄,构筑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包围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