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当决战诉不平(二)(1 / 2)
夜幕降临,华灯大放,一行车马悄悄出了皇城,顺着御道南下,缓缓驶向正阳门。堂堂司礼监秉笔兼东厂太监,当今天子腹心巨宦魏公公出城,自是一路畅通,无人敢阻。
百骑随扈左右,三辆舒适朴素的马车依次而行,出正阳门入外城,出永定门至南郊,终于停在了灯火通明的定边军营外,而威海伯沈重早已恭候多时了。
小太监上前打开车门,魏公公奴颜婢膝地下了马车,正要回身亲自为天子、信王开门,沈重疾步上前,死死拉住了魏忠贤,高声笑道:“魏公可是来迟了,让东海好等!”
魏忠贤愕然欲问,沈重快速低声说道:“军营内皆是民夫歌女,人多嘴杂难保密,不可公然亮出天子名号,以防言官弹劾,再传播与众,有损天子名声。”
魏忠贤冷笑道:“欲盖弥彰,你以为别人猜不出么?”
沈重笑道:“圣人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没有真凭实据,自可耍赖狡辩,区区谣言,又奈我何?”
快步走来的朱由检公公问道:“却不知是哪位圣人所言?”
沈重坏笑道:“一位姓沈之人,只是口音较重,却让公公听成了圣人。”
一身太监打扮的朱由校闻听,对朱由检笑道:“牵强附会,却能自圆其说,粗鄙不堪,却是至理名言。”
朱由检噗嗤一笑道:“其才何其高也!其人何其阴也!你我不早就领教了么?”
三人不由哈哈大笑,携手前行,伟岸的魏公公又一次成了悲催的跟班。
沈重一边引路,一边笑道:“今日不论君臣,只论挚友,民见而不跪。军视则不礼,请两位公公莫要见怪才好。”
朱由校、朱由检自然犯贱,点头而笑。三人随着沈重。跨过沟壑,越过工棚。穿过帷幕,停在了一大片冷清的工地边,望着工地上高低起伏的形状,不由纷纷目瞪口呆。
只见方圆两里的平地上,到处都是人工搭建的造型,虽然尚未完工,可三人是何等人物,一个天子。一个亲王,一个太监,自然能够看出,这广大的土地上,竟是一副实景地图。
一处处高山峡谷,一处处河流海洋,一处处森林城池,一处处丘陵平原,仿佛众神用无上法力,将千里江山浓缩。竟摆放在这方圆两里的大地上,让人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朱由校指着工地。对沈重傻傻问道:“这堪舆是哪里?”
朱由检、魏忠贤也盯着沈重露出疑问的目光,沈重仰头哈哈一笑,坚定说道:“辽东!”
朱由检傻傻重复问道:“你说这里就是辽东?”
沈重肯定道:“正是辽东全景!北至赫图阿拉,南至旅顺双岛,西至朝鲜鸭绿江,东至万里草原,当然还有辽西、山海关、京师以北诸城!”
魏忠贤疑惑问道:“伯爷这是何意?”
沈重笑道:“圣人曰,谣言止于智者!可是百姓愚昧,文人酸腐。这世上又哪有那么多的智者?自古眼见为实,为正本清源。还我定边军公道,自然干脆造个辽东。给天下百姓看看,到底是谁谎言污蔑,别有居心,又是谁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忽然回头说道:“魏忠贤,等威海伯用完了,就把这里给…给我买下来,此后这里便是我的讲武堂!”
不等魏忠贤点头应诺,朱由校回头对沈重说道:“你意欲何为?”
沈重笑道:“公示于众,配上导游,任由士子百姓参观学习,将鞑子崛起、抚顺失陷、萨尔浒之败、辽沈大战、辽西会战一一展示,将辽东变局、庸臣之误、天子之冤、定边军之功表白天下!”
魏忠贤怒喝:“威海伯,不可。此图乃军国重器,兵略乃朝廷机密,重臣乃国体脸面,不可轻示与众!”
沈重冷笑道:“辽东地理山川,皆在奴酋心中,何谈军国重器?兵略皆已过时,何谈机密不传?重臣为一党之力,揽功于己,退过于天子,若不驳斥,丢得就是天子的脸!川浙军、定边军、九边勇士、土司精锐,为天子国家,浴血辽东,却为群臣所误,身死名灭。若不使之含笑九泉,若不使之名垂千古,若不使之载誉而归,日后还有何人,愿为天子效死沙场,愿为国家流血牺牲?”
瞧着朱由校、朱由检仍然踌躇,沈重高声喝道:“民间有言,大明颓废,始于万历皇帝数十年不视朝,躲在深宫贪婪酒色,挥霍无度,而与民争利也!民间还有言,当今天子不学无术,目不识丁,又与客奶有私,重用客氏对食,沉迷木匠粗陋之术,昏庸无能而将国事尽附于权阉,以致民生困苦,国事颓废,方有辽东大败也!”
朱由校勃然大怒,见信王也是点头叹息,而魏忠贤更是愤恨不平,便决然喝道:“好,就公示于众,让天下万民,好好看看他们的嘴脸,瞧瞧到底是朕昏庸,还是他们无能!”
朱由检看看怒气冲冲的皇兄,摇头对沈重说道:“天子与朝臣对立,诉不平于百姓,终是有些不妥啊。”
沈重笑道:“自隆武皇帝之后,皇权不张,臣权高涨,皆历代天子宽仁所至。诸党文人不念天子恩德,不思自身*无能,反而鸡蛋里挑骨头,抓住天子些许疏漏,以奏疏谩骂于上,以文章达于天下,何曾想过不妥二字?而且若让百姓知晓辽东局势,对朝廷还有一大利也。”
朱由校笑道:“我就是你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有何好处,快快说来。”
沈重肃然道:“辽东大变,全辽尽失,朝臣争于朝,士人贬于文,百姓骂于野,群情汹汹。群愤滔滔,其实不过替古人操心罢了,辽东又与他们有何相干?若通观辽东形势。当知辽东既失,则山海关危及。则华北危及,则京师危及,则大明危矣!鞑子铁骑南下之日,即是覆顶之灾之时!当关切自身,人人奋力,与天子国家,共度此难关!”
朱由校摇头道:“百姓哪里理会朝廷边关大事。”
沈重肃容道:“百姓之力岂可轻忽?若非蒙元肆虐,残暴不仁。以致民怨沸腾,揭竿四起,太祖高皇帝何以扫平天下,驱除鞑虏!抚顺初陷,辽沈、辽南、辽右、辽西,百姓皆漠不关心,孰会毁家离乡,一死反抗?可是此时,陛下不见今铁山六十万百姓,正枕戈待旦。蓄势而发乎?”
朱由检抚掌高喝:“斯言大善也!兄长可还记得,沈东海南京激万民而敲登闻鼓,一举打翻三千士子。如今正当驱天下百姓。与天子朝廷同心,与奴再战辽东!”
朱由校叹道:“自平定倭寇,抗倭援朝,天下承平已久,恐士子不识兵凶战危,虽可激昂热血,却难免空谈误国。亦恐百姓安居百年,早已没了血气,忘了罹难之苦。失了警惕之心,只顾斗米油盐。谁会与国同气?”
沈重哈哈一笑道:“请随我来!”
朱由校笑道:“你又有什么坏水?”
沈重不语,笑着领着三人越过帷幕。到了另一处场地,竟然也有方圆两里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