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冲击(1 / 2)
“这倒也是。”湖广商人轻笑一声,说道:“既然牧斋公这么说,我们就直说了。咱们这一次陆续有一百七十多万石,后续还有三百五十万石粮过来,入夏之前,我们这些人大约就是这个数,五百多万石,大约是差不多了。现在是春荒,要再等三个月之后,再陆续过来的粮船就不断,那时候也不必多谈,按市价来就成。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运的是去年秋收的粮,收粮的价是三钱五左右,存粮至今,本钱得上去,上船运过来,加起再上去一钱,我们赚一钱的利,按说五钱五差不多了,但现在江南一带普遍的粮价是一两四钱,所以我们打算收一两二钱,这个价还是很合理的。”
另一个湖广商人道:“若是咱们一路北上,到河南山东,粮价怕是能到二两,所以这也是看在诸位还有和记的面子上了。”
在座诸人都皱眉不语,看向钱谦益。
湖广粮商当然是在坐地起价,往年湖广的粮过来,大宗买卖也就四钱五,到百姓手里是五钱左右,粮食是大宗商品,利润是很薄的,但有个好处,不愁销路。
江南的粮价因为各处都在大规模的囤粮,也是从均价五钱六钱涨到了一两二,有的地方卖一两,但毕竟不多。
这么多年来,物价第一次涨这么高,各地也是怨声载道了。
但钱谦益等人还得继续收粮,在江南也得控制发售,用和记的人的话来说,这叫全国一盘棋,不然的话江南还是四钱五钱一石,总是堵不住大量的小粮商北上赚钱。
湖广商人也是在胡说八道,他们都是在征收秋税时收粮,百姓手里无钱,被迫贱卖,一般收价就是三钱,存到现在能有什么损耗,最多本钱不超过四钱一石,运输费用也极低,都是苦力扛上船沿河至江就过来了,相当有限,不会超过五钱一石。粮食是大宗商品,江南的地普遍改为经济作物,这才会大规模从湖广买粮。
而冬季春荒时,江南粮价也就六钱七钱,这已经是最贵的价格了,湖广商人薄利多销,有时候一石粮赚不到一钱银,要是价格高了,江南这里就自己种粮了,这是一种经济互利,江南人种桑养蚕赚海贸的钱,买湖广的粮,大家都有利可图。
“成,就是这个价。”钱谦益道:“谈妥了,粮食立刻送我们准备好的大库。”
几个湖广商人脸都笑烂了,顿时答应下来,直接带人去搬粮去了。
“牧斋公似乎有些急切了啊?”程嘉燧是牵线的人,不过不妨碍他的好奇心。
“这点亏算什么……”钱谦益微笑道:“一则将来粮价还是会涨上去,亏不了。二来,我们收的越多,和记就知道咱们真的出钱出力,就算吃点亏又如何呢?”
钱谦益面向四周的大士绅们,沉声问道:“诸位没有什么意见吧?”
“没有,没有。”
四周是一迭声的回复,钱谦益将来就是共治会首,大议长,江南士绅的代表和领头人,这点小事,谁真的会和他计较?
钱谦益心中满意,不禁感慨道:“京里的人还在发梦,粮价非得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北方就要毁了,还好和记据说快南下了,这样也好,免得伤了我华夏元气。”
四周嗡嗡声起,当然是一片赞赏的声音。
……
已经近三月份,会试果然一推再推。
京师各家权贵纷纷放粮,粮价从三两多被推低到二两,然后最低降到一两八,但出多少粮被人收多少,开始时各家还不在意,持续放粮,都是沉浸在发财的美梦里头,等到了发觉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十来天后,各地都传来消息,保定,真定,遵化,山海关,到处都有人收粮,粮商们放多少有人收多少。
而沿漕运的山东临清,德州,济南,南下到宿迁,淮阴,直抵扬州,居然没有一艘商船北上!
这下问题就糟糕透顶了,不仅没有粮商北上,还是持续的有人在收粮,南到开封,再到湖广,江南,几乎是没有一粒粮食能正经的流入民间。
这一次收粮风波,主要还是针对去年的秋粮,几乎是出多少有人收多少,总额肯定在千万石以上,动员的资金肯定在大几百万两乃至千万两。
这一刻几乎是朝廷所有不是猪的官员都明白了,一切都是和记的有意操控和设计。
官员明白过来,民间自然也明白过来了。
粮价如断线的风筝一般扶摇直上,慌了手脚的京师勋贵和太监们又拿着刚赚到的银子疯狂的把抛出去的粮食买回来。
所有人不是对和记有信心,他们只是对大明更没有信心。
这一次的事叫人们隐隐明白了,战争的形式不一定是火炮和刀枪,更可能是现在的这种形式。
和记未出一兵一卒,大明已经惨不忍睹。
从勋贵到太监,到文武官员和普通百姓,从士绅到商人,到车夫脚夫,人们都在努力捞取最后一根稻草。
粮价从一两八到二两八没有几天,十天不到就窜到四两,二十天不到窜到十两以上,一个月不到窜到了二十两的天价!
这一下京师每天又恢复了大量人被饿死的情形,皇帝无奈之下连下诏旨,所有的勋贵和品官之家,富民之家,全部都得拿出粮食来赈济灾民。
但朝廷自己这一次还是不敢开仓放赈。
京师通州大仓的粮已经降到不到三百万石,没有大量的新漕粮来补充,通州大仓的粮就是京营和皇室还有勋贵们的救命粮,宫里就几万嘴张,一个月消耗粮食在百万石差不多,京营一年也得百万以上,加上大量不事生产的僧道尼姑和消耗极大的权贵,通州粮库在持续不断的大量消耗着储粮,皇帝在这个当口就是考验胆量的时候,很多人盼着皇帝拿出决断来,但事实上还是叫人失望了,皇帝只拿出十万石来,在这当口当然是杯水车薪,在皇帝宣布放赈之后,粮价又上去一大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