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章 日本的野望(1 / 2)

加入书签

341章日本的野望

最后一种,说起来也算是一种古老的武器,系统出品的一种性质类似于诸葛连弩,但外型又像一把大型手枪的东西,武爱华将之命名为39式连弩。之所以叫连弩,不叫手枪,因为它不是发射子弹而是发射弩箭的。弩长23cm,内置6支钢质弩箭,弩箭长11cm,最远射程80m,有效杀伤距离50m,在30m的距离上射击准确度最好,几乎指哪打哪!射击时,可以连发,也可以单发。

武爱华之所以选择一款冷兵器作为制式武器,是为闪电特种部队、箭鱼突击队以及各部队侦察兵们准备的。虽然闪电特种部队也有装备总队,但国防军现在包括侦察部队在内的特种作战人员多了,以后的特种作战任务会更多,装备总队不一定忙得过来。

事实上,对于闪电特种部队的装备总队,武爱华给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是研制新装备,二是对现有装备的改装,使之适合特种作战,三是根据闪电特种部队士兵的要求,个性化地研制和制作一些装备。

像39式连弩这样的装备,装备总队也能制作和生产,但人手少制作慢,不可能满足全军的需要。此时,既然系统有这样一个可以工业化生产的特种装备,武爱华自然要将其进行工业化生产了。

……

德国突然闪击波兰,并在三个星期内灭亡波兰,给日本上上下下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日本人看来,世界上有两支强大的陆军,一是德国陆军,二是大日本皇军。世界上有三大海军,这就是日本、英国与美国。

因此,将陆军和海军的实力综合起来,德国,未必就会强过日本。

但是,德国却以战争手段迅速地拥有了大部分波兰领土,这让日本大本营的决策者们既兴奋又郁闷。兴奋的是德国这个朋友终于发动并且成功了,英法等国屁都不冒一个;郁闷的是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德国为什么会成功呢?日本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德国的闪电战术和装甲集群给希特勒元首带来了胜利。

而日本失败的原因则是无法迅速解决中国的战事,让战争陷入了一种持久战。即便最早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人,在战术上同样没有一个快速决战的方案。

那么,有没有一种战术可以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呢?不得不说,事后的日本还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的。他们认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在三个朋内解决中国战事。因为石原莞尔说了一句:不考虑中国抵抗的问题,就是日本军队按行军速度向中国推进,三个月也不可能占领中国。

日本大本营在充分吸取德国的成功经验后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闪电战是必要的战术手段,而摩托和装甲化是未来陆军的装备方向。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的日本,与历史完全一样,最终也确立了“南下”或“北上”两种绝密的战略方案。由于“南下派”和“北上派”的争论比较激烈,裕仁天皇出来主持公道:“两种方案都是备选方案,南下方案由海军部负责实施,陆军部协助;北上方案由陆军部负责实施,海军部协助。至于最终执行哪一套方案,我们还要等,要等国际形势的变化。”

“庇下英明!”日本大本营取得了空前的一致。

但是,与德国在欧洲的行动要受制于英法一样,日本在亚洲的行动则要受制于中国。过去,日本要对谁用兵,可以不考虑中国的因素;但现在,日本则不得不考虑,因为中国的国防军可以击败日本陆军,因为日本与中国还有很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日本正在对别国用兵,中国突然向日本发难,日本很有可能“两面受敌”。

同时,历史上的日本侵略中国,主要目的是想获得资源以及人力,那么,平行时空的日本则更想获得中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

因此,日本在大致确定了世界战略之后,迅速派出代表团前来中国,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多的装备以及资源,当然也要力争获得中国的技术,特别是坦克战车的制造技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