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章 杜时忠的经典歼敌案例(1 / 2)

加入书签

166章杜时忠的经典歼敌案例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轰,轰,轰,轰……”国军重机枪连很快就遭到了日军37速射炮的反击,作为直射炮和速射炮的双重效果,再加上日军的炮打得实在是准,很快,重机枪连就遭到了重创,一半的机枪被彻底摧毁。

“快,呼叫炮火支援!”向辉武觉得,如果不彻底打掉日军这种近距离的直射炮,568团在这城墙上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时。

“轰轰轰……”国军的炮兵开始发威!日军的速射炮阵地立即被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

但是,向辉武似乎忘了,国军的炮兵也似乎忘了,在彻底摧毁敌人重炮之前,实在不宜动用75炮去对付小口径的37炮。这不,国军的山炮团刚刚打了一轮5发炮弹,日军的12门120榴弹炮就狠劲地碰了下来!

“轰!轰!轰!”国军炮兵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仅有的36门山炮在日军第一轮射击中就损失了三分之一。

这也说明,日军的攻击手段比国军多得多,再加上日军士兵的素质整体上要高于国军一大截,这就导致了虽然国军在守城,但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战斗,就这样一直胶着下去,谁也奈何不了谁,国军损失惨重,仅开战当日就换上去了两个团,日军也损失不小,其中一个大队也被打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依然如龙似虎,攻势凌厉;而国军却渐呈疲软状态。

如果说崇文门的战斗打得很硬朗、凶悍的话,那么,在怀来,汤恩伯的13军与东条英机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之间的战斗就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日军前锋独立第15混成旅团本是由日军仙台第2师团抽调部分兵力组成。在日军17个常设师团中,除第4师团属于所谓的小商人师团,其战力要弱一些外,其他任何师团都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独立第15混成旅团下辖第16联队和第30联队,进攻怀来的战斗由猪鹿仓彻郎大佐率领的第30联队执行。

猪大佐的第30联队由于是乘火车而来,因此,战斗直接在怀来火车站展开。

日军利用铁甲车、蒸汽车头、火车车厢等作为“盾牌”,顶着13军的炮火和枪弹,疯狂地向火车站突击。而守军则利用车站的建筑物及工事、碉堡对敌人进行猛烈射击。仅仅是车站的一个站台,双方就经过十多次反复争夺,站台上、铁轨间,到处堆满了国军和日军的尸体。

与火车站的站台比邻,有一排货运仓库。在整个怀来车站的布局中,这个仓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日军如果拿下仓库,就等于突入到怀来城内和车站入口方向,日军只要左右夹击,守军很快就会不敌。

守军也意识到这个仓库在整个怀来保卫战中的重要性,因此派了一个营负责仓库方向的防守。13军属于新式中央军,也即经过德国军事顾问团整编过的中央军,守卫仓库的这个营拥有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个步兵连,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再加上一些辎重、通讯类人员,全营满员650人。

营长杜时忠原属南京大学的学生,毕业时正值上海一二八抗战,看到国军危亡旦夕,便毅然投考了中央军校,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汤恩伯手下,渐渐官至营长,时年才29岁,是国军系统中最年轻的营长之一。

杜时忠平时喜钻研战术,由于本身属于国军军官,很容易获得近年一些国防军的战例以及世界各国的最新装备情况。在研究中,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国防军的炮火总是那么猛烈,难道仅仅是因为国防军的装备好?

有了疑问,就要弄个明白。但国军中对此有研究的人几乎没有,即便是更为丰富的材料也没有。杜时忠不甘心,便通过同学、学长的关系,终于联系上了几个与国防军直接进行过作战的营、连级军官,杜时忠不断地给他们写信,提出问题,请这些军官回答。由于杜时忠问的问题很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是这些军官想弄明白却没弄明白的问题,所以这种通信就成了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机会。

这个时代的通信速度很慢,即便在军中通信也是如此。杜时忠等不到最终结果,便找来几个连长,进行兵棋推演。

最后,竟然让杜时忠摸索出了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那就是:兵力布置前轻后重,火力布置前重后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