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头兵情报官(1 / 2)

加入书签

四个师团的整编宣布之后,第二天齐壮、贺满川、左铭南三个师团长便领着各自部下开始为扩军忙碌起来,派往各地的信使也络绎不绝的奔驰在通往各地的道路。【】雅斯克也如往常一样,继续着繁忙的修城事谊,偌大一个雅斯克俨然就是一个大工地,若不是民夫们脸的苦色,倒也是其乐融融的一番和谐景像。与此同时,赵强也将前卫师团扩建整编方案快马送到多伦禅,待胡旺将这段时间东进支队战果报来后再商议前卫师团的具体扩建办法。

军曹已经派人前往瑷珲城联系安马尔,因为赵强需要得到清军军粮转运的具体情报。次孙有田回去后,曾在半个月后又潜回首义城,不过那时赵强正领兵攻打图古尔思克,所以孙没能见到赵强,接待他的是情报司的一名司员。据孙讲,清军军粮运送是盛京和吉林方面的八旗负责,只知走水路,其他方面却是从得知,安马尔对此也是一知晓。安排在安马尔身边的张德广怀疑安马尔有所隐瞒,便私下打探,但正如安马尔所说,军粮之事不由黑龙江方面负责,押送和运输的都是吉林、盛京的人,所以详细情况安马尔的确从得晓。

清军从各地调集来的军粮是分批启运,所以赵强不可能劫下全部军粮,只能夺其一部分,况且就算全抢了,关宁军也法把它们安全快速的运回来。不过能够抢夺一部分也算是大收获了,省着点过冬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军粮必经的周转站,这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样不知道在哪下手能够收获最大。没个确切的消息,前脚刚扑过去,后脚这粮食说不定就又走了,所以赵强必须要有个准确的情报才能动手,不然扑个空又打草原惊蛇,清军有了防备,这再想动手劫粮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没有粮食,大饥荒和大规模的饿死人势必难免,赵强要想保住手头这几万百姓,就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军曹的情报司一个月前就搭建好了,情报司的负责人是个吴军老兵,叫孙其彪,五十多岁的人了,老家离此地倒是不远,就是锦州的。其父是祖大寿的关宁铁骑,祖大寿投降后,其父便成了满清汉八旗的兵。孙其彪子承父业,十七岁时也入了汉八旗当兵吃粮,曾随皇太极长子豪格攻打过四川,后又随孔有德打广西,被李定国所部击败后,孙其彪辗转投了吴三桂的军队,后一直呆在军。

因在广西时断了一只手,所以孙在吴军一直当伙头兵。因孙年纪大,走过南闯过北,见识广,又是老底子关宁铁骑的后人,所以虽是伙头兵,但在军也受尊敬,从康熙三年直到康熙十八年吴军兵败,十五年间孙在吴军活得倒也滋润,每日忙完该做的事,就是小酒一杯,小曲一首,乐悠悠的到处逛荡,碰新兵蛋子也能诈唬诈唬。遇发饷的日子,老孙头还能到县城里的窑子乐一圈,真正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按他的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倒也算值了。

老孙头脸有块大胎记,黑乎乎的一片,貌相难,加之断了只手,所以没人肯把闺女嫁他做老婆,活了五十多年,一直是光棍一条。早些年倒是有个心好的把总曾想给他赎个窑姐做老婆,孙也乐意,年纪大了,心思也实了,自己四十多岁的人了,哪能找清白人家的闺女呢,于是就点头应了,满心欢喜着等着成亲。不想半月后平西王就起兵了,这一起兵可就把孙的成家梦给击碎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后,孙所在的营头从云南一路杀到衡阳,再然后又一路从衡阳败到昆明,前后七八年时间,除了打仗还是打仗,啥事情他也顾不了,末了自己也被一根绳子绑着送到关外为奴,娶媳妇的事情更是没法去想了。在宁古塔呆了半年后,孙因年纪大,又是个残废,不能算是个壮劳力,于是跟一帮老弱妇孺被发到了松山堡,再然后就跟着赵强北了,之后便一直在魏季民曹农垦司跑腿,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民曹伙房官。

郭飞奉赵强的命令搭建情报司时,曾到各联队选人,想着为情报司选些能干的人手,不想各联队都不放人,就是放人,被选的人也是百般不愿到情报司这个听都没听过的机构来。当时赵强正带兵攻打杜吉根思克,也没空顾得情报司这边,所以郭飞奈之下,便和魏季商量了一下,从民曹各司调人。魏季倒也爽快,当下就应了郭飞。

郭飞选情报员就跟选兵一样,首先就是要吴军旧部出身,可是在民曹和治安队的吴军要么就是老弱,要么就是缺胳膊少腿,伤残退下来的,哪有他意的人。选来选去,郭飞都没选什么人,而且他对情报的这一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不知道最好的情报员就是最普通的人,非要选那些长相好,身手棒的,这么个选法,他就是选个十年也选不到合适的。最后在魏季的提醒下,这才招了一批索伦、锡伯、达斡尔、鄂伦春等族的自由民,前后共招了一百多,最后又听了魏季建议,把在农垦司跑腿的孙其彪给调到情报司当司长。原因也没有别的,就因为孙老实,年纪大,办事放心,有这么个实诚稳重的人在,情报司坏不了事。

不坏事恐怕是郭飞这个军曹官对部下的最大要求了。

赵强见到孙其彪时,当即就傻了眼了,就差一脚把郭飞给踢出去,他倒不是对孙其彪人有什么不满,难归难,老归老,能用就行。可问题是孙其彪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什么,十句话里有五句都跟生火灶饭有关,这让赵强哭笑不得。真正的算体会了“千军易求,一将难得”的苦处。

奈归奈,不满归不满,还能怎么办,现在扩建师团,到处都要人,随自己一块北的几百吴军都是大老粗,没谁能干得了情报工作。这会情报司的架子也搭起来了,总不能再撤了,走一步算一步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等条件成熟,夹袋有合适人选再安排。有个架子在这总比没个架子的要好,不是某伟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嘛”。在老孙头这个伙头兵的带领下,说不定情报司也能做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的事。

与孙其彪的对话没什么可说道的,赵强不指望这个老伙夫头能把自己想象的情报事业发展光大,所以也不能强人所难,对他有太多要求,就要求他管理好司情报员,定期发放情报活动金就行,另外各地送来的情报也要第一时间归纳好,该哪一级负责的就送哪一级,不要越级报,他的跟他说也不懂。最后让孙找来两个达斡尔情报员,让他俩立即南下,化装成卖皮毛的猎人,想法打探一下从松花江启运的粮食都经过哪几个转点,探听清楚后立即回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