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首日票房(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无间道二的上映,社会上的反响也是各自不同。

感慨着有之,惋惜者有之,唾骂者有之。

总之,处于不同的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总是能够看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的。

主角在最后关头死亡,可以说,无间道二不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华夏电影历史,同时也极大的挑战了现有的影视市场。

以后的事情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是现在,却有不少人为之惋惜。

这部电影根本就不符合现在的套路,更加不符合人们的期待。

电影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从电影中,将人们所期望的事情给展现出来。在现实中,他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希望能够有一部影视作品来帮助他们实现。

除去结尾,可以说这部电影他们都很满意。唯一让他们不满意的就是结尾。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最终的结尾应该是陈永仁回到警局,并且升至督察。刘建明必须要死,最差也要进入监狱。

而不是像现在结尾的那样,好人全都死光了,坏人却能够站在好人5,的墓前,假惺惺的去敬礼表示自己的尊重。

夜晚,秦大海坐在了电脑前。

今天一整天的时间,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去影院看无间道二。

排了一个上午的队,最终买到了一张下午六点钟的影票。看完电影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将近七点四十分,在外面吃了个晚饭。回到家已经十点钟了。

不过秦大海却并没有休息的意思。作为一名职业的影评人。秦大海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至少他不像某些人,连电影都不看,就直接在网络上发表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几天前,有人找到了秦大海,要他写一篇关于无间道二的影评,或许是早就知道了秦大海的风格,所以对方的要求也并不多,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贬低无间道二。

同时,秦大海也能够获得十万块钱的酬劳。而秦大海微.博上几十万的关注人数,也是促成这次交易的最根本的原因。

为自己泡上了一杯浓茶,点上了一颗自己最喜欢的香烟。

秦大海开始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今天电影中所演的一幕幕,在秦大海的脑子里快速的掠过。

因为是影评人,因为这个职业,所以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普通的观众那样,看一遍只需要觉得好不好看就行了。

他们需要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好看的地方。为什么会好看,不好看的地方又因为什么?他们必须要讲出个一二三四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文章更具有影响力。

比起那些只在这个行业里存在了极短时间的同行们,秦大海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发展了五年的时间,而且人气也有越来越火的趋势。

秦大海特别珍惜自己的现在,所以,秦大海不会轻易的去动笔,他必须要思考清楚,找清楚问题的所在之后,才能够去批判这部电影。

不过思来想去,秦大海也只能够从几个细微的穿帮镜头中去寻找漏洞。但是很可惜,这种小问题他是不会去找的。

相比起市面上其他的电影,王洛的电影中的穿帮镜头已经很少了,甚至一部电影中都还不到三个穿帮镜头。

而秦大海也从不去找那些微不足道的穿帮镜头的麻烦,而百般无奈之下,秦大海只好用结尾来写一篇文章了。

毕竟在他看来,结尾的问题才是最大的。

既不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也让观众们感到很失望。

‘这部电影的确很成功,从头开始,就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环环相扣的剧情,让人惊心连连。但是结尾的部分,却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我们拍摄电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除了要让人们看到平日里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以外,更多的还是要向社会传达一些正能量的。

但是很可惜,在这部电影的后半部,我看不到任何正能量的地方。陈永仁是卧底,也是主角。

好人死光光,坏人喜连连,或许,这才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吧!’

这份文章,秦大海实在不知道改写些什么,而原定的一千字长评,秦大海也没有办法做到。他不想去写太多关于电影里面的东西,而他只想将电影里描述的事情透漏给大家。

让所有人都知道,这部电影讲的并不是正必胜邪,而是邪必胜正的错误观点,以此来将王洛置身于舆论的旋窝之中,达到自己雇主的目的。

当然了,秦大海也不是傻子,作为专业的影评人,他又岂能看不出,这部电影其实没有演完吗?

任何一部电影,最终的结果都只能是坏人落网,好人得以昭雪。

无间道是一部系列片,在第二部出来以后,恐怕没有人会觉得这就是结尾。

但是很可惜,连主角都死了,他们实在是想不到,下一部片子王洛会怎么去拍摄?难不成让主角复活?又或者来一个其他的人去让他来收尾?

这样的话,显然已经偏离了无间道这个主题,也不符合这个系列的身份。

其实还有一句话秦大海没有说,那就是王洛已经江郎才尽了,下一部电影,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拍了。所以才会让主角死掉,最终一了百了,结束这个系列。

秦大海的评论一出,顿时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轰动,有认同的,也有中立的,同样也有反对的。

不得不承认,在编剧方面,王洛的确是下了大功夫的。

在那个世界中所被人怀疑的剧情安排,王洛都做出了改动。

例如,在办公室的那一段。陈永仁作为一个三年三年又三年的老卧底。心里抗压能力早就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发现了刘建明就是卧底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必要恐慌的逃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