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一点,叶行远便觉得胸中愤懑之气涌起,他摇头道:“令狐统领所言固然是常理,但如今六国纷争,尔虞我诈,又岂能以常理计?”

他指着地图,徐徐向下,剖析道:“赵国与燕国唇齿相依,若是燕国为蛮军所灭,他们同时承担东、西、北三面攻势,同时还要受到南方秦国的进攻,绝对抵挡不住。要出兵救苦渡城,赵国应当是最积极的。”

令狐喜傲然点头,既有盟友倾力相助,又有何惧?

但叶行远接着话锋一转道:“然则赵国国小力弱,尤其是半数壮丁殁与与秦国连绵不绝的战役之中,若非其它诸国相救,只怕早已灭国。

如今他虽顶着一个联军称号,实在已经抽调不出什么像样的军队,自保尚且不足,又怎能救人?指望他派兵来援,只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叶行远提起城防图上一面做标志的小旗子,随手拔出,扔到一边。赵国,已经不用考虑了。

令狐喜面色不大好看,强辩道:“赵国虽然兵弱,但是盛产良将,有盛高、段真等人,皆为当世名将,或可力挽狂澜,一人之力,可敌万人。”

叶行远毫不客气驳斥道:“盛高年事已高,一饭三遗矢,赵王早就不用他。段真在北面防备妖族,乃是赵国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他们怎么肯消耗在此处?”

令狐喜默默无言,不得不承认叶行远说得有道理。

“再说齐国,燕齐世仇,五年之前,令狐统领也曾攻入齐境,连拔十余城,一直打到胶临城下。你说他们是看笑话呢,还是会出手帮忙呢?”叶行远又轻巧的拔了一面旗子。

令狐喜继续默然,齐国不落井下石已经算好了的。

叶行远叹气,又道:“再说魏国,魏国原本是中原大国,有问鼎天下之志。若是十几年前,魏文公在位之时,燕国有难,他必尽力相助。但是如今,魏安公昏庸,纵情酒色,国内武备松弛。前年有晋山之败,今年有八百破十万的笑话,就算魏军来救,又有何用?”

魏国如今的情况确实大不如前了,前几月与秦军交战,号称聚集十万大军,结果被八百秦兵老卒羞辱,七进七出,阵势崩溃,这也彻底撕破了魏国这老牌强国最后一层遮羞布。

想及魏国的情况,令狐喜就算想反驳两句,也是无从说起。这时候他才惊觉,所谓的六国联军已经去了一半。

“韩国积弱,原本就是凑数的,不论。至于中山国,他地处西南,要千里迢迢派兵来援,至少要半年以后了,你等的起么?”叶行远频频摇头。

令狐喜脸都红了,得,这下子去了五个。他引以为倚仗的六国联军,简直就是纸老虎!

“最后一个楚国……”叶行远的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楚国现在是除了秦国之外最强盛的大国。他本蛮夷之邦,后来才被封为诸侯,更第一个自封楚王。如今楚怀王在位,雄心勃勃,发起合纵抗秦,隐为六国之首。

如果说楚国有心要救苦渡城,那么他其实是有能力做到的,尤其是率领其余五国虚张声势,迫退蛮军也大有可能。

但是楚国要不要救苦渡城?这个问题史家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楚国有意扶持燕国来压制齐国,也有人认为楚国希望燕国转弱,退回北面,让他割去南方一线城池。从利益来看,楚国可以选择的路有许多,并不见得一定是救还是不救。

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楚国就硬是按兵不动,足足等待了两三个月。这让子衍君成就了鲜血铸造的声名,但也承担了无尽的后悔与痛楚。

后来子衍君郁郁而终,临死之前还大呼三声“城门”,与苦渡城一役必有深切的关系。

“楚国未必不救。”令狐喜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想要说服叶行远。

叶行远淡然摇头,“楚国虽强,但六国互相掣肘,其他人居心叵测的情况之下,别说楚国未必有派出援军之心,就算真的急公好义,也未必就敢直接出兵。至少要探听清楚,再作决定,这一来一去,就已经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定夺。”

令狐喜语塞,情知叶行远所说并非虚言,如果在定河畔驻扎的只有一支楚军,说不定便能来急援。但正因为有了联军,反而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一旁的子衍君也为之骇然,他虽然也知晓六国联军未必能有大用,并不指望上他们。但也没有如叶行远一般赤.裸.裸.给六国剥皮,他这才惊讶的发现,如今六国还有燕国都早已外强中干,远不如勃勃兴发的强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