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炫了个技(1 / 2)
和几位老兵的见面给邓廷歌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此之前,他一直相信一个演员出色的理解能力能让他充分体味角色的心态,哪怕演员本身不曾经历过那些事情,也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来。
但他这次终于明白,有些惨烈的故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剧本里那个痛苦的士兵击打自己的腹部,想让抽搐的胃部停止对食物、对肉类的渴望。邓廷歌起初不懂,但在回去的车里他不断地想起那一段。在那寥寥几十个字的描述和行为刻写中,他头一回感受到巨浪一样几乎能将他压垮的绝望和悲恸。
之后和演员们见面的时候,他主动拈出了那一段,问年轻的孩子们这个行为背后的角色心理。
参与项目的演员大多数都很年轻,不过即便没有太多的演出经历,大多数也对演戏这个行当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但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人犹豫道:饿太久了,胃疼?
邓廷歌知道这很正常。他们没有上过战场,连饥饿可能都体会不到,又怎么能理解剧本里描写不出来的气氛和味道?
在短暂的沉默中,有一个坐在角落的男人开口道:“因为饿了吧。他问到了火烧尸体的味道。”
邓廷歌又惊又喜,连忙让那个人站起来,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剧团过来的?”
他认不出这个年轻人。年轻人长得端正阳光,目光温和。
“我叫向锐。”他说,“我是欢世推荐的人。”
邓廷歌恍然大悟。又是欢世的人。欢世最近出的几个人都是演技派,可怕的是又有偶像派的脸和身材。他打量着向锐,等他坐下来之后将老兵的那个故事告诉了面前的演员。
几乎人人都很吃惊,邓廷歌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些孩子的神情。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许能成为不错的演员,他强装自己是一个伯乐,很得意地想。
除了这一批年轻演员之外,导师给他的资料里还有几个在话剧中担任主演的名字。邓廷歌挺惊讶:他看到了严斐的名字。
因为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这些年轻演员的培训,所以严斐并没有出现。邓廷歌第一时间联系了严斐,严斐知道他也参与这个项目之后很高兴。邓廷歌住院期间,《久远》剧组里的人都给他发来了问候,陈一平还专门离开自己拍摄的地方绕道云南去看他。严斐在电话里详细问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像是放心了似的来了句“那还不错,好好康复”。
他受了重伤,现在只能坐轮椅出行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娱乐刊物和网上只要一搜“邓廷歌”三个字,出来的联想搜索词必定带着诸如“轮椅”“残废”“意外”“瘫痪”之类的关键词。
年轻的演员们有不少人还追看过他的《第二王储》和《大唐君华》,对他成名的《久远》也有所了解。邓廷歌第一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笨拙地从临时架设的坡道溜上舞台,几个人连忙跑过去帮他扶着那个坡道,或是为他推轮椅。
邓廷歌不太适应,也不太好意思,但想到都是好意,就不拒绝了。
他很快就发现,他们知道他,其中有些人很喜欢他,但他们明显都不太信任邓廷歌的教学水平。
邓廷歌:“不仅是步态,你们在说台词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朗诵表演的方式,自然一些,这是你的心里话,不是台词,理解吗?还有,不是越大声越好,中气十足的声音才有震慑力。”
众人:“啊?中气十足不就是大声吗?老师你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吧?”
邓廷歌:“……”
他倒是理解这些“学生”的顾虑。原本都是看上去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前辈,突然换成自己这个二十来岁的人,对于迷信年纪越大越有资格教人的大多数来说,邓廷歌确实挺值得怀疑。
邓廷歌想了想,招了招手,让向锐把剧本递给他。
他们正在上的是台词课,也是学生时代的邓廷歌最重视的一门课。邓廷歌心想不亮出点真本事,你们还真以为我是弱鸡?
平时大家都隔着屏幕看他,有音乐,有场景,有化妆,在这种情况下演员本身的台词功底就显得不太明显,尤其是对那些对台词本身不太重视的人来说。
他抬头看看向锐。向锐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邓廷歌发现他显然也练习过发声。本想请向锐和他对戏的,但邓廷歌转念一想,决定还是在年轻人面前炫个技吧。
老子才不是花瓶呐。他想。
“我们今天讨论的剧本叫《三十封家信》,主角是一位在战场上失踪的普通士兵,曹轩,剧本里他的战友都喊他轩子。三十封家信里真正是轩子写的只有六封,其余二十四封都是他幸存的战友在战后写成寄回他家的。”邓廷歌说,“现在,全体向后转。你们都熟悉这些信的内容,但我们还没开始作角色分析,那先来玩个游戏吧。我念信,你们来说一说写信人在写信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