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破三就一百万(1 / 2)
事实上,电视台与制作方之间拖欠回款问题常常让制作方捉襟见肘
但从每年电视剧的投入和产出来看会发现,每年有大量电视剧拍完后无法进入商业交易,除了个别失误外,门槛降低导致大量外行人进入电视剧制作领域因为他们对行业不了解,目的不纯,这样失误比例比较高
现在门槛一点都不高,300万元就可以拍电视剧,国家把市场门槛降低了以后,是想让行业先繁荣起来,然后再大lang淘沙,洗牌华谊这样的公司都有一些独特的东西,自身的资源也好,核心竞争力也好,创作能力,对编剧、演员资源的整合,这个层面还是有点门槛的,不是有钱拍在这儿就能做出来的,还是有区别的
由于电视台在电视剧交易中一直处于买方市场,这让他们一直很有优越感,每次电视剧交易会,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谁是制作方谁是电视台的,制作方一般都是看买片人的脸色行事一方面,制作方希望能抬高自己的价格,另一方面又怕他们跑掉,因此,在今天,买卖双方还不能按国际惯例按广告分成方式交易所以,电视剧销售与采购之间形成的各种潜规则常常让制作方叫苦不迭
制作方花在公关上面的费用几乎占交易额的5%-10%
电视剧销售与采购实际上是双方互相博弈的过程,最早电视台出钱买电视剧,电视台每年有广告收入电视台会做预算,通常电视台做预算是会拿出百分之十用于电视剧购买,现在有些台为了打造卫视频道,为了排名进前三,会加大预算,有些西北电视台自身收入很少,基本上出钱买剧的钱也很少大概有这样的规律,不同的电视台买一个剧大概是什么价格,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一集多少钱,不发达的地方多少钱,西北的省市就很便宜了,一两千块钱
制作公司角度要算,我花了多少钱、我希望卖多少钱,我卖的时候就要和电视台议价,做发行预算,在哪里卖多少钱,总共发行收入刨去成本纳税还剩多少钱相比之下,电视台主动性更高,互相寻找平衡,慢慢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价格机制这两年也有改变,过去都是先地面播出,再上星播出,卫视争夺排名,发行方式也在改变
4+x也好,独播也好,有些4家电视台把卫星频道买断,地面可能给你8家来买,这样价格区间跟过去就不一样了原来卫星频道一集5万元,现在一集三四十万元的都有,电视台有个承受能力电视台出的价格越来越高,万一花了这么多钱收视率不高怎么办?电视台采购现在也建立了越来越完善的机制,比如审片机制,节目采购人员看、审片小组看,最后台务会拍板另外,买片人员奖励机制也建立了,到了年底他们要作评测,买得好了还给你奖金电视台压力越来越大,越高价越怕收视率不好
但收视率也是双刃剑电视台出于经验考虑,某些知名明星出演的电视剧,收视率肯定会高,他们会建议某些剧中启用什么演员,一些一线演员知道自己可以保证收视率,便抬高身价,有时会让制作成本增高当然制作方在跟电视台讨价还价时也会抬高价格,但总体上仍没有演员身价抬得快
总的来说,就是各有各的难处,而张毅成的话,基本上算是给了双方一个比较好的解决的方式了,基本上是张毅成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张毅成肯承担这样的风险,也是有原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