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到处拉皮条(1 / 2)

加入书签

第三更到!

五千字!剩下那一千明天补!

那个,月底了,兄弟们还有月票的不要犹豫啦!过期作废滴!

——————华东自治三省之前出口美国的出口已经大幅度增长,其中造纸、纺织已经挤进去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造纸业以特种纸为多,夏钧通过手上的积分,开设了十几多个特种纸制造厂,这些特种纸的利润非常高,在关税的阻挡下依旧顺利的杀入美国市场。普通纸方面,也挤入了一部分,在关税的前提下,虽然在成本上没有什么优势,但在质量上却是比美国制造的纸张还要好上一些。

纺织业则以成本服装杀入美国市场,由于华东自治三省的服装厂采用了夏钧给他们的服装设计,在美国造成了一股时尚潮流。

至于钢铁方面,夏钧主要用来供应自身所需,目前产能还不是太大,钢铁厂得到资金后,仅是把产能提高到30万吨钢铁的产量,仅够自治三省内部和中国其他各省的需求,出口还没有涉及到。

大规模的出口钢铁还要等到西奥的大铁矿开挖之后,才能让钢铁行业得到足够的原材料。

而在石油上,产出的石油也是供应内部需求,多余的则储存了起来,没有进行什么石油出口。也需要等到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开采之后才能进军石油市场。

农场品方面,出口美国的主要是罐头,各种各样的罐头都在福建发展起来了,不仅有各种肉类的罐头,还有各种水果的,由于出口到美国,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蔗糖也成了出口的主力,粮食去年也因为产量突破自身需求而出口了一部分,自身也储备了一部分。

建筑材料方面则水泥方面表现强势,因为中国的水泥质量高,因此开始远销各国,在美国也打如了市场,只是因为关税的原因,只有那些对质量有要求的群体才会选择购买中国的水泥。

自行车也开始出口美国,在美国销量和好,摩托车则暂时还没有出口,因为产量还不大,只能供应内部需要。

总的两说,夏钧的很多布局,大部分都还未展开,美国佬还没有感觉到什么行业生存危机。

而华东自治三省这边,还有许多商品没有达到能与美国商品抗衡的地步。

零关税一展开,马上有许多工厂向政斧告急。美国商品因为零关税的缘故,在华东自治三省内还是表现出了较为强势的销售量。

虽然很多民众并不买洋货,但并非每个人都不买,有的则是立场并非那么坚定,虽然也支持国货,但因为并不富裕,所以选择了更便宜的美国货。

这一点也在夏钧的预料之中,对于告急的工厂,夏钧一律以贷款的方式向他们提供更先进的设备。

到了五月份,夏钧手上的积分已经飙涨到了7.5亿,有足够的积分向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同时华东银行也有足够的资金对那些工厂进行资金上的扶持。

此时在布局上,很多产业还没爆发,农业上也还没收成,夏钧还需要继续撑,撑过去就是胜利。

李世霖给夏钧提交了闽系商人的技术援助申请,刘锦山则向夏钧提交了徽商一系工厂的技术援助申请,宁波商帮的工厂技术申请则由朱葆三代为提交,龙游商帮的工厂技术援助申请由一个叫黄锐生的领头商人申请,江西那则还未形成成熟的商帮,不过江西商人却非常多,他们主要去工商局提交申请,然后由工商局汇总。

不过是短短几个月,华东自治三省已经开起了大大小小六百余家工厂,其中30%的工厂属于华东、中盛、华盛三家初步形成的集团,这30%又占了85%的资本总量,而华东集团则占了其中的55%。

夏钧本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资本巨头,华东集团是他的独股,又在一些行业上与民营资本参股。

这些参股有的是以设备参股,有的是华东银行以资金参股。有的工厂则是贷款的方式换设备,或者以贷款的方式换资金。

为了给各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夏钧在五月中支出了上亿点积分,给大大小小上数百家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持。

大部分商家都愿意以股份换设备,因为这样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有的则以贷款方式换设备,这样的方式,夏钧收钱快,不过长远上没有获得股份那么有利润。

无论是哪中形式,夏钧都是支持的。

这是疯狂的五月,夏钧兑换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基本上有申请提交上来,夏钧都给设备,无差别!

这些资本中固然有一些不善经营的,不过这对夏钧来说并无太大风险,反正设备还在那里,破产了把设备收回来就是,然后再换一个经营者。

杀如华东自治三省的美国商品在很多领域都占了上风,但在一些领域中,美国商品却寸步难行。

这让美国在中国的利润开始攀升,特别是华东自治三省体恤民情,基本上没什么苛捐重税,民间的财力大大上涨,如此一来市场也就扩大了。

不过另一边,华东自治三省的优势产品也杀入了美国,本来已经取得优势的,在零关税的政策下开始占据绝对姓的市场竞争优势。

那些之前没优势的,也开始挤进美国市场,至于市场逆差有多少,暂时还没有数据,不过就单一出货量来说,华东自治政斧是占劣势的,但美国的商品进来得虽然多,但是很大一部分卖不动!

面对这样的窘境,许多美国商家还是撤退。

……自从报纸上对华东航空学校的报道后,中国各省的学子有一批毅然辍学加入了华东航空学校。

夏钧当天的影响深深的触动了众多忧心国家的年轻人,华东航空学校的学员数量很快就达到了五百人。

陶成章跑来找夏钧,对夏钧说道:“委员长,现在用人形势很严峻,基本上是什么人都缺。”

“学校缺老师,工厂缺技工,行政上缺警察,军队还要学生兵。我觉得应该提高中学生、大学生补贴,把其他各省的文化人都挖到华东三省来,另外再动员在海外的学子,让他们回国参与建设,以解决当前困局。”陶成章对夏钧建议道。

最近在华东自治三省境内开设的技校就多达三十所,各工厂自己开设的培训班还有上百个。

不过由于爆发式的发展,让技工奇缺。

许多文化人都被吸纳到这个群体中去了,技工方面目前正在大量聘用洋人,倒还是能解决一下其中矛盾。

然而军队简直就是大老虎,侦察兵、炮兵、航空兵、迫击炮兵、水兵,大量都需要文化,被军队吃下去的有文化的年轻人就达到了上万人,以至于陶成章实在忍不下去了,真是让教育界元气大伤啊!

夏钧对此也深感忧虑,在教育发展中,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点。

“那就提吧!再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队。”夏钧对陶成章说道,同意了陶成章的建议,“中学生来我们华东自治三省就读,补贴一点五元,大学生来华东三省就读,每个月补贴两点五元。”

这个补贴比之前只高了零点五元而已,不过免食宿,却比之前补贴得多,之前的补贴的用意是给学生解决食宿问题,不过之前食宿费用都给免了,所以补贴也取消了。现在这些补贴相当于是给学生的零花钱,一笔很大的零花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